谷雨
二十四节气
冬雪雪冬小大寒
秋处露秋寒霜降
夏满芒夏暑相连
春雨惊春清谷天
如果说清明节是“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那么,谷雨时节便是“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谷雨到,时至暮春,春将尽矣!
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欲暖,寒冷消散,即将芳菲歇去,夏木阴阴。
“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前后,种瓜种豆”,农人们吟唱着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农谚,遵循农时,开始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等待春雨催发的生机。时雨降下,力生百谷,人们盼望“贵如油”的春雨,也会根据谷雨的降水情况来判断一年的丰歉,这便是中国农人的智慧。
谷雨一过,很多地方一秒入夏。然而,米海拔上的五台元境却春风和煦,凉爽怡人,宛若初春光景。前一周才降了一场春雪,转瞬间便迎来了最美人间四月天。
4月9日的春雪
此刻的杏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时的五台元境杏花吐露了芳蕊,山林中的草木正萌发着春意,山顶积雪渐融,汇成一条日夜欢唱的小河奔腾而下。
取一洁净器皿,将这珍贵的阳春之雪收集起来,配上此时的谷雨茶“融雪煎香茗”,此中风雅唯元境人可知、可品。
没错,“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谷雨是采茶的好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唯有谷雨前后采摘的茶最是细嫩清香,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味道极佳,故谷雨品新茶,相沿成习,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谷雨茶”文化。
然而,谷雨茶常有,而阳春雪不常得,春茶春雪的邂逅,成就了五台元境独有的风雅,成为了元境最独特的谷雨印象。
看塘前青萍始生,听林中布谷啼鸣,候屋外桑树吐翠,谷雨三候的乐趣,尽藏其间。而对于五台元境来说,品炉前融雪煎茶,看山下浮鱼戏水,听林中百鸟交鸣,正是此时乐事。
传说文祖仓颉造字成功,黄帝为之感动,以“天降谷子雨”作为其造字的酬劳,从此便有了“谷雨”节。谷雨以后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五台元境所在的山西地区流行着禁杀五毒、张贴谷雨贴祈福的习俗。
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贴上刻绘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写有“太上老君如律令,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持七星剑,单斩蝎子精”等文字,寄托人们查杀害虫、盼望丰收、祈求安宁的美好愿望。
山中多寒农事晚
谷雨过后春光现
-Grainrain-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