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五台年底全面完成

五台这4个村不简单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根据《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号),结合我市实际,对《忻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实施方案》(忻政办发〔〕71号)进行了修订,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修订后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年7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忻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市城市(县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建城〔〕56号)和《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以社区为着力点,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加快实行依法推进、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努力提高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让城市更有序、更干净、更美丽。

二、总体目标

按照“市级统筹、分级落实、部门联动、梯次推进、全民参与”的工作原则,年,全面启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年忻州中心城区、原平市区和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同时各有一定数量街区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并形成可复制的工作经验。

年,忻州中心城区、原平市区和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全覆盖,全市各县城区全面推开。年,全市各县城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建成体制规范、机制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同步实施乡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最终实现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

三、实施内容

(一)科学划分类别

忻州市垃圾分类实行“大分流、小分类”工作原则。“大分流”是将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建筑垃圾、绿化垃圾、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等垃圾实行大类分流。“小分类”是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将生活垃圾分类分为投放、收集、转运、处理四个环节,实现生活垃圾从源头到终端的分类全过程。

(二)加强设施规划、建设、管理

1、加强生活垃圾收集点规划、建设、管理。各单位、小区在原有的垃圾箱房、垃圾桶站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优化布局,逐步取消城市主要街道、沿街门店、公共场所、住宅小区等分散设置的垃圾桶(箱),合理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环卫部门负责做好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收集设施的设置、管理工作;社会机构通过与单位、小区物业签订协议,按照环卫部门确定的规范和要求做好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收集设施的建设、管理工作,城市管理部门、生态环境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运营监督工作。

2、加强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在现有处理设施基础上,由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牵头,住建、发改、生态环境、城管等部门配合,围绕“四个分类、四个环节”科学设置、分类规划,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布局和建设运营系统。

(1)住建部门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忻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提升改造及配套工程和忻州市市本级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建设进度,年底建成投用;加快推进忻州市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二期等项目,年底建成投用。

(2)按照《关于推进忻州市生活垃圾城乡统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忻政办发〔〕61号)部署,发改部门年12月底前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规划(—)》调整工作,完成忻州市固废产业园区规划布局;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要做好可回收物处置中心和有害垃圾回收存储点或处置中心的规划选址工作,在年5月底前完成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选址;商务部门要引导从事物品回收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社会机构根据规划入驻中心,做好可回收物处置中心的管理工作;生态环境部门做好有害垃圾回收存储点或处置中心的建设指导和运行监管工作。

(3)各部门要统筹规划建设生活垃圾终端处理利用设施,按照东部、西部分别集中处置的思路,逐步建立集垃圾焚烧、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害垃圾处置于一体的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利用产业园区,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城乡和区域之间的联建共享和系统治理机制,实现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

(三)实施分类收集投放

1、坚持产生垃圾的主体按类分别收集。

(1)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入社区等活动,依托学校、物业、单位等部门,通过发放宣传页、播放垃圾分类公益广告、志愿者文明劝导、有奖知识问答等多种方式,让人们了解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的概念、意识“入脑入心”,引导居民树立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观念。

(2)采取物质奖励+上门服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tc/6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