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弥渡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散落在境内的众多古建筑就是镶嵌在这个“文献名邦”的一颗颗璀璨明珠。目前,咱们弥渡县境内有个登记在册的文物保护点,83个文物保护单位列为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3个、州级14个,县级64个。今日,小弥向各位小伙伴推送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排名前三的三座古建筑。
1
NO1.矗立中国唯一幸存铁柱的地方——铁柱庙
铁柱庙因“南诏铁柱”而得名,史称“铁柱宫”,也称“铁柱观”,坐落于弥城镇西面蔡庄村委会庙前村(古名铁柱邑),距离县城约5公里。铁柱庙坐西朝东,全院占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庙中巍然矗立的“南诏铁柱”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弥渡先民留存下来的珍贵遗产,也是我国唐、南诏时期唯一留存下来的古铁柱实物。
铁柱
铁柱庙始建年代不详,几经损毁、修建,目前形成了前、中、后院,计一牌坊、一照壁、一砚池及三拱石桥、一山门及内外戏台七殿和两休闲廊的建筑格局。
前院
砚池拱桥
内门康熙古榕及内戏台
中院
院内玉兰花开
正月十五踏歌会
2
NO2.大理州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五台大寺
五台大寺位于县城东南约30公里的苴力镇五台山,海拔米,整座寺宇坐东朝西,依山川形势,背靠东山,南北两面又有山脊前伸,似一把龙椅,五台大寺正坐其上,前瞻太极群峦,后依五台翠屏,虎踞龙盘,雄视一方。
五台大寺历史悠久,据民国《弥渡县志稿》记载:自明初年,照正法师带领众僧侣来到五台山,徒手建盖五台大寺,迄今已经有六多年的历史了。经历代的修复扩建,形成现在的“三阁五殿”的规模。现存古建筑有观音阁及两耳、弥勒殿、王母阁及两耳、老君殿、孔子殿、南北新殿以及构成寺宇大院的南北两边的东厢、西厢和中厢房,还有原属寺庙养牲畜的北院。总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36平方米,是大理州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之一。
3
NO3.最富有清代建筑特色的一组古建筑群——永增玉皇阁
永增玉皇阁(二十村玉皇阁)位于新街镇以西约三公里的永增村委会境内,地处弥渡西部古驿道的要冲,西与秀色可餐的西山相邻,南联约距一公里的铁柱庙。这里“地势巍峨,天然耸拔,锁二十村之风水,揽弥川之景物。”(《弥渡县志稿》)西山的大横箐水长流不断,千百年来灌溉着永增、永祥、新胜、陶营四个村委会所属二十多个自然村的五千多亩良田,所以二十村的先辈们兴建了玉皇阁,供奉玉皇天尊三皇玉帝等天神,祈求神灵保佑人间太平安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为这一原因,永增玉皇阁也称二十村玉皇阁。
玉皇阁始建于清雍正十年(年),清光绪五年(年),在原有龙玉祠的基础上,候国梁等主倡扩建,光绪十七年再次扩建。近年来累计投资多万元,先后两次对玉皇阁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缮。玉皇阁建筑群由三进院落组成,总占地面积共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是弥渡坝区中工艺精湛、结构独特、气势宏伟壮观、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现存山门、戏台,中殿、玉皇阁、南北殿、南北厢房、后三清大殿、南祖祠、北龙王祠等建筑。年,二十村玉皇阁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微弥渡”编辑部收集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