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五台村大型道路护栏项目终于完工。过去的五台,山高坡陡、地势恶劣,村民骑摩托一不小心就容易掉下悬崖,县委统战部多次到现场调研终于将护栏工程成功实施。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虽然阶段性告捷,但还要继续积极争取统战资源和社会各方力量,为五台人民谋福利,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龙王镇五台村位于苍溪县北部贫困山区和九龙山自然核心保护区,因受地形条件限制,经济基础落后、硬件设施缺乏,发展受到限制。自年五台村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村以来,统战部按照对口帮扶的政策要求,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凝心聚力、一鼓作气,尽锐出战,带领五台村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坚持“强基础”和“兴产业”并重,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产业化路子。
县委统战部帮扶龙王镇五台村,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团结拼搏,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打造,医疗、教育、产业等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结合东西部协作扶贫建成百亩经济药材园,支持村级合作社的发展,提高了百姓收入,改善了新村环境,有效衔接了乡村振兴。
坚持“稳增收”和“开新路”并重,走出一条让百姓增收的致富路子。
统战部还不断在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提高脱贫攻坚满意度上下功夫。通过培育致富带头人,带领村民发展新植林下套种中药材亩,大力支持创办村级合作社“文皓核桃专业合作社”,结合“一户一亩”产业园,建立“基地+合作社+农户”长短结合的模式,为群众奠定了一个稳定收入的销售平台。合作社每年为全村群众销售农产品2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0元,成功做法在全镇广泛推广。
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走出一条产业扶贫与思想脱贫相结合的路子。
全村不但有产业支撑,还帮助群众扶思想、扶技能、扶思路,不断提升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素质。去年,培育的养殖大户候武赤靠开办养殖肉牛厂年出栏40多头,纯收入达20余万元,先后获得“广元市百佳脱贫示范户”、“广元市脱贫攻坚奋进奖”荣誉称号。种殖大户张培德靠种植杜仲、厚朴、黄柏多亩药材,40多亩苗圃基地,50多盆花卉盆景,产业经济价值近万元。
“帮扶单位帮我把硬化路修到了家门口,我的种养殖业也活起来了,现在商贩直接开着货车到家里来收购。”侯武赤算起了年的收入账。去年,光靠肉牛、生猪、土鸡等销售收入就将近20余万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目前我栽培了各类高、中、低档盆景花卉50多盆,建成了平方米的栽培区。还推出盆景定制,已成型的专属定制,被成都、重庆几家花卉公司订购,价值10多万元。”放眼望去几十棵造型各异的盆景千姿百态,生机勃勃,不仅为张培德带来了财富,更是托起了他始终坚守的创业梦。
最美的画面是百姓灿烂的笑脸。“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的五台,不但创建了“省级文明新村”,还成功申报了年度“四川省文化扶贫示范村”。搭上了乡村振兴的第一班车。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接下来,五台人民将牢牢守住脱贫攻坚的胜利果实,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为继续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富裕的美丽新五台而不断奋斗。
来源:陶源祎供稿
编辑:王森编审:向艳琼监审:陈朝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