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
在近日非常火爆的抗日题材影片《八佰》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浴血坚守四天四夜,成功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震撼了世界!然而,随着战局的扭转,各国开始担心日军惨败后将会疯狂报复,进而殃及他们在上海的租界,于是不断向蒋介石施压,要求撤军。年10月30日,“八百壮士”挥泪撤离。
不久后,上海沦陷。
“八百壮士”的坚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却没能改变国土沦陷、任人宰割的耻辱。
你也许不知道,就在“八百壮士”的故事开始前不久,在中国华北的敌后战场,一些抗日根据地正在陆续创建起来。
年9月开始:
八路军第师创建以管涔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第师及第师第旅依托太行、太岳山脉,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第师挥师吕梁山脉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八路军第师副师长聂荣臻带领近名八路军将士,在很短的时间里创建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地理位置图
晋察冀边区地处山西省、河北省与原察哈尔省交界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制着平汉、平绥、正太、同蒲、津浦等交通大动脉和北平、天津等大城市。
聂荣臻
作为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主要负责人,聂荣臻压力很大。
我们经过的村镇,村镇是萧条的;
我们走进县城,县城里空空荡荡,呈现出兵灾之后的荒凉景象。
——聂荣臻的回忆
聂荣臻在回忆录中写道:
“分家以后,主力部队都走了,我和留下的同志被隔绝在敌后,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当时感到压力很大。
最困难的就是缺干部,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加起来就十几个人。同志们开玩笑说:要问司令部有几人,一盆菜就够吃了,一条炕就够睡了。”
然而,最让聂荣臻头疼的还是部队,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还有八路军总部的两个连,加在一起才约人。孤悬敌后,困难重重,如何扩充人员,更好地发动游击战争呢?
聂荣臻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成若干工作小分队,深入到晋察冀边区的广大农村,开展物资筹集、武装扩充和战争动员。他勉励大家:“为保卫祖国而奋斗到底,誓与华北人民共存亡!”
年9月,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第师政训处主任罗荣桓,率部翻过山西与河北交界的长城岭,进入河北阜平一带发动群众,开辟抗日根据地。
阜平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阜平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与山西省五台县接壤。这里虽然地处太行山深处,但距平汉铁路不足75公里,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父母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的民族救亡思想最早在河北蔚县城乡传播开来。
年10月,第师独立团到达蔚县。遵照聂荣臻的要求,杨成武、邓华把部队化整为零,深入到各乡镇村庄,广泛发动群众,筹集军饷,扩充武装。
年10月八路军在蔚县召开动员大会
不到一个月,蔚县就动员了多名青年参军,收集各类枪支多支。到年10月底,八路军第师独立团由出征时的多人,迅速扩充到多人。
而蔚县的妇女们则组织起来,不分昼夜为八路军赶制过冬的棉衣、棉被、鞋帽,保障八路军度过北方寒冷的冬季。毫不夸张地说,是蔚县人民从人力、财力、物力等各个方面,武装了第师独立团这支八路军队伍。
在晋察冀根据地上,一拨又一拨青年加入到抗日队伍中,聂荣臻还为这些新入伍的战士,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子弟兵”。
年11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晋察冀军区在山西省五台山普济寺宣告成立。聂荣臻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唐延杰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
正当八路军在五台地区和冀西山区广泛发动群众的时候,冀中、冀东平原地区抗日游击战争也迅速发展起来,其中冀东抗日武装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发展到0人。八路军还着手开辟了第一块平原抗日根据地——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边区在创建了冀西、冀中、冀东三个抗日根据地的同时,开始逐步开辟平西和平北两个抗日根据地。
五个抗日根据地连成了一片,使日军占领下的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唐山、承德和张家口等大城市,成为一个个孤岛。英勇的共产党八路军,在这片土地上与日寇殊死拼杀,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大家都在看■来源:CCTV国家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