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西峰(-),名桐溪,一名九州,号寒泉,曾化名赵豹、西峰豹,部下称其为“掌柜子”。年12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市)西社村(现属定襄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
我爷爷张淑琳(-),字毅庵,山西五台县五级村人,清末举人。爷爷和续西峰是一生的挚友,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思想使清末的两个年轻人志趣相投而走到一起。续西峰英年早逝,爷爷为他作传,写下他一生坎坷、求索、奋斗的人生故事。百年过去了,今天我看着爷爷讲述的那过去的故事,缅怀辛亥革命志士续西峰,感怀两个爷爷感人至深的生死友谊。
爷爷讲述的续西峰46年的人生故事和革命经历,从清末讲到民国初,再现了跌宕起伏的历史风云和众多历史人物的故事。
一、崇尚英雄忧国忧民
续桐溪生干工商之家,年少时放荡不守规矩,读书不重理而重于行,不注重儒家经典之道,常为民族衰弱而痛,听人讲广西人刘永福在越南抗法战争中屡立战功,从穷苦百姓历经实战成长为一代名将的英雄事迹,总想亲访英雄。有一天续西峰突然失踪了,家人四处寻找,终于在五台山找到了他,并将其带回家。续西峰这时只有12岁,第一次离家出走,已走出里了。
甲午(年)之后,续西峰读爱国诗作《普天忠愤集》,愤而弃书,大声疾呼:“共愤可矣,忠胡为哉?”庚子(年)之变,八国联军攻入京城,也入侵晋境。续西峰愤慨而起,号召乡里,想借此起事以示不满,而民众响应者很少,最后只得潜心研究兵法,以备将来实战用之。清光绪28年(年),续西峰考入用庚子赔款而建的山西大学堂学习。在校学习的几年里,续根本不看重学习成绩、分数多少,一般性的课程也不重视,而对讨论古今成败之大事,则高谈阔论,因此山西大学的总办谷如墉老先生称他为奇才。续西峰虽不看重学习成绩,但却很注重交友,在社交中结识豪俊,为今后起事招贤纳士,集募资金,其在辛亥年成立的忻代宁公团成员,和他一起坚守大同的志士,以至后来亡命天涯十余年的革命同人,多结交于在山西大学堂学习期间。也就是说,在续加入同盟会之前,已有和自己志同道合的默契之交的革命同仁了。
二、救国救亡宣传民主
年,山西派青年到日本留学,临行前设宴为他们钱行。续西峰对这些即将去日本留学的青年说:“国家危亡之际,你们这些去日本学习的同志要有抱负,学成归来,要救国救亡。”这年夏天,孙中山先生在东京成立了同盟会,续西峰立刻函告注册加入。后毅然辍学回到家乡,在宏道镇办起了川路学校。川校秘密以兵法教授学生,且以《民报》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而《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内部机关报,以宣扬驱除鞑虏、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思想为内容。这样的学校无疑为山西成为辛亥起义响应最早的省份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此同时,续西峰秘密联络四方革命志士,谋求在绥远、萨拉齐等地发展。
年,续君先后派王建屏、王建基、徐翰文、弓富魁、李荣、杨沛霖等20余人从杀虎口出晋,到归化、包头一带活动,联络寒外热血男儿商议暴动,不料消息泄露,五台人徐翰文在绥远发动武装起义失败,被清廷地方政府抓捕,牺牲时年仅29岁。五台东冶镇人王建基发动武装起义也未成,也被抓捕。直到辛亥之年(年),包头的郭鸿林、后套的李栋成、归绥的曾传章、丰镇的王镇亚、托克托城的吴英、吴耀等在塞外风起云涌,纷纷举事。此时,阎锡山在娘子关抵制清兵战事失败,窜逃至大青山西边地区的土默特暂歇。当时约一个月的时间内,有上万人返回忻州,投奔续西峰。这些人大都是续在三四年前秘密联络的反清义士。
三、暗结同党广受追捧
此后,续西峰回到家乡,这正是家乡人民所期盼的。在家乡通过信件和四方革命人士联系,上门来访者络绎不绝。张淑琳于年秋与五台槐荫村赵丕廉一同来访,丕廉说:“西峰之门客真不少啊!”辛亥(年)春,山东刘冠三为寻访革命同志由晋到了北京,告诉在京的晋南民主革命家景梅九说:“我在崞县见了续西峰。”刘赞赏西峰在家乡坚持革命志向,而没有往塞北方向去发展。刘冠三还向景梅九通报了西峰开展革命的状况。
开始时,定襄的贺炳煌、五台的王建基和徐翰文结伴赴日本留学,并在日本加入了孙中山先生创建的同盟会。他们回国后,王建基、徐翰文奉续西峰命而到塞外,贺炳煌则在定襄县城创办了两所公立学校,效仿川校之教学方法。后王建基在塞外起事被捕后逃回山西,而贺炳煌也屡遭定襄县令谢桓武监视、挤,学校无奈解散了。续又安排王建基赴运城发展,贺炳煌南下开封寻求机会。他们均以在日本学的体育专长,以教授体育作掩护,暗结革命同党,以图相互支援。辛亥年起事时,河东死难立功人士,大多是王建基结交联络的朋友。后续西峰又派遣邢斌丞、贾国华利用在省立法政学堂学习的机会在该校建立了太原革命活动之秘密机关。
(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忻州文史》作者:张天孙
更多资讯,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