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山西避暑胜地地图

地域风情系列:山西避暑胜地地图(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松冈避暑,

茅檐避雨,

闲去闲来几度?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辛弃疾

年7月7日北半球进入了二十四节气的小暑,

再过几天,7月23日进入大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暑字意指炎热,但小暑为小热,尚未大热。

小暑标志着南方梅雨期即将结束,进入暑热的伏期,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暑天湿热,令许多人身心煎熬。适当的避暑有益于身心。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定义显示,

避暑旅游目的地至少应该符合两个特征,

第一是气候因素,避暑目的地的夏季旅游舒适度高,体感温度在18°到28°之间;

第二是旅游因素,避暑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应当丰富,配套设施完善,风险灾害小。

携程数据显示,年暑期,有避暑意愿的游客人数预计占出行总人数的17%,出行游客选择避暑地的意愿较高。

以前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模样;

现在出走半生,归来变成全熟肉饼;

在这个撒上孜然就可以出锅的天气,谁不想来一个清凉假期呢?!

希望以下避暑胜地来得正是时候

山西夏日避暑圣胜地

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隅,

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座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

景区总面积达平方公里,最高海拔米。

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

五台山据传拥有寺庙座,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

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

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

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万年冰洞

万年冰洞在宁武县城西50公里处的春景洼乡麻地沟村,海拔米。经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洞穴专家现场考察认定: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故名万年冰洞。

它的奇特在于以本地洞外的气候条件论,根本构不成结冰的环境,而洞内一年四季冰柱不化,愈往深处冰愈厚。

它是全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冰洞,也是世界上迄今永久冻土层以外发现的罕见的大冰洞。

更使人们奇叹不已的是:与冰洞相距不到二百米处,有一处千年不熄的地火,当地人称千年火山。

这一冰一火,本是相克,却奇妙地共存于同一山上,可谓世界奇观,中华一绝。

藏山

藏山古名盂山,国家级AAAA风景区。

坐落在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东大门的阳泉市盂县城北18公里处苌池镇藏山村东的重峦叠嶂中,

东临石家庄,西接太原市,南望娘子关,北倚五台山和西柏坡,

造化神奇,独钟灵秀。

相传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朔被晋国公杀害,赵朔死前将遗腹孤儿托付给门客程婴,程婴舍去己子,携赵朔的孤儿赵武潜入盂山藏匿15年之久,后人就把盂山改名为藏山,并立祠祭祀,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明代乔宇曾写过一首诗,盛赞藏山。

诗曰:"两崖云起涧西东,庙貌长留烈士风。仇国遗虚秋草绿,盂山半壁晚霞红。存孤事往功何伟,食报深恩典并隆。况有英灵作霖雨,高名千古播寰中。"

庞泉沟峡谷漂流

庞泉沟峡谷漂流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庞泉沟镇,

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

漂流河段全长10公里,落差米,以其参与度高、体验性强、落差大、水量足、船行急而成为华北地区最具刺激性的动感、时尚、新潮水上运动娱乐项目,被誉为"华北第一漂"。

庞泉沟峡谷漂流选取了文峪河最精华的10公里长河道,漂流时全部使用6人一条的橡皮船,一路飞流直下,沿途经过数十个急流险滩,单个最大落差近3米,非常刺激好玩!

由于经过了精心设计,却是有惊无险,河道两岸更是安排了数百名安全员为您保驾护航,让您在安全的前提下玩的刺激!玩的开心!

汾河

汾河,古称"汾",又称汾水,黄河的第二大支流,

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

汾河支流众多,较大的如潇河、文峪河、浍河等,其中还包括了许多有名的大泉水,如兰村泉、晋祠泉、洪山泉、郭庄泉、广胜寺泉、龙子祠泉、古堆泉等。

汾河在山西省的政治、历史、文化、经济地位举足重轻。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被山西人称为母亲河,对山西省的历史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有许多地名(汾阳、襄汾等)、产品名(汾酒)来自汾河。

天龙山

天龙山原名方山,位于晋祠西11公里处,

年(北齐皇建元年)兴建天龙寺,山以寺得名。

天龙山胜迹,首推石窟艺术,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分布在东西两峰,大小石窟共25窟,

石质完整,光源充足,

展现着东魏、北齐、隋、唐、五代近三个世纪的艺术杰作,反映了不同时期石窟艺术的不同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天龙山群山耸峙,沟谷幽深,森林茂密。

一年四季都有让人观不尽的美景,赏不完的佳境,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有顾盼生辉的感觉。

云泉峡谷漂流

云泉峡谷漂流,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长凝镇石槽头(王庄)村。

上下码头相距5.8公里,河道宽5-6米,水深60厘米-厘米,垂直落差米。

河道两旁高山耸立、林木繁茂、一河两岸、芳草青青。

河道时宽时窄,水流时急时缓,漂流沿途有急流险滩,又有缓流碧潭,是三晋大地最佳漂流地。漂流时长约两个半小时。

漂流时全部使用4人橡皮船,一路飞流直下,沿途经过数十个急流险滩和近70米长龙洞飞行,单个最大落差近15米,非常刺激好玩!

乌金山

乌金山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境内,自古就是避暑胜地。

北部与太原市相连,地势北高南低,群山叠嶂,奇峰毓秀,海拔0--米。

境内有佛教建筑水晶院、正寿寺、华严寺、和合寺、大佛台、西晋王庙遗址,又有道教建筑太清宫、吕洞宾词碑、玉皇阁、龙王庙、五爷庙、九峰塔以及孔祥熙避暑别墅等景点。

明万历年间重修水晶院的碑记上说:乌金山"春萝摆月,孤猿群鹿,因芬芳而踪迹于百卉林中;夏鲜飘风,山鸡野雉,呈馨郁而翱集于万花丛里;秋则黄花被径而红叶妆林;冬则六花霁晓而孤根暖津"。

乌金山如此美不胜收,不能不令人神往。

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方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西省内太原、榆次、阳泉三市“金三角”地带的寿阳县北部山区,地理位置优越。

总面积为.33公顷,其中已开发利用的风景旅游区面积为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31%。

方山系佛国五台山南陲,山势雄伟,层峦叠嶂,最高海拔.8米。

其峰顶坦地面积达到平方米,为北方山脉之罕见,俗称“神坪金顶”,系天然大花园。

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山峻、林幽、石奇、泉清,风光秀美;寺观、庙堂、楼阁、碑碣等景观瑰丽。

千朝浪屿

千朝浪屿水世界是全华北最大,水上游乐设备最多、最先进的室内水上乐园。

千朝水上乐园占地3.8万平方米,

园内水处理系统引进世界最先进的臭氧水循环处理系统,

不仅能够使水质完全符合国家质检部门的要求,

更能在完全不刺激眼睛和皮肤的情况下,

消灭水中出现细菌的苗头,

使园内用水变的更纯净,更安全。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

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汉族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绵山

山西介休绵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

绵山风景区,因自然景观奇险秀和春秋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于此而著称,寒食节也源于此。

绵山风景名胜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二千五百六十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

绵山之所以享誉海内外,千百年来登临者络绎不绝,在于它步步有景,景景有典。奇岩、险道、秀水、古柏、唐碑、宋塑、名刹、巨宫和道佛人物组成了绵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人目不暇接,思绪万千,流连忘返。

太行山大峡谷

太行山大峡谷地处晋豫两省交界,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东南部,

占地面积平方公里,主峡东西全长35公里,其西端距壶关县城30公里。

景区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建设,逐渐形成了由五指峡、王莽峡、龙泉峡三大峡谷为主线串联的多处景观。

主要景点有八泉峡、红豆峡、青龙峡、黑龙潭和紫团山等景区。

太行山大峡谷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入选中国最美峡谷的山西壶关太行山大峡谷。

王莽岭

王莽岭风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境内,

因西汉王莽赶刘秀到此地安营扎寨而得名。

包括王莽岭、锡崖沟、昆山、刘秀城四个景系,

总面积多平方公里,最高海拔余米,

这里的云海、日出、奇峰、松涛、挂壁公路、红岩大峡谷、立体瀑布,形成了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素有"清凉圣境"、"避暑天堂""世外桃源"、"太行至尊"之美誉。

毛泽东生前秘书、当代诗坛领袖李锐畅游景区后称赞道:"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

蟒河

蟒河景区位于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南33公里的桑林乡,

面积58平方公里,境内有猕猴、大鲵(娃娃鱼)、麝、金猫、金雕、金钱豹、大黑蝴蝶和山白树、领春木、青檀、兰草、山萸树、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

是保护猕猴和亚热带植被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

有"山西动植物资源宝库"之美誉。

全长10公里的地面钙化景观,被地质学者称为中国东部唯一的钙化型峡谷奇观。

散热由心静,

凉生为室空。

——《消暑诗》白居易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百度

享荟图知乎账号:下载知乎APP,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tc/9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