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开展耳石症手法复位治疗良性

耳鼻咽喉科开展耳石症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简介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BPV)俗称耳石症,主要是椭圆囊中耳石脱落至半规管内并流动流动后产生眩晕,与头位改变为主的体位改变有关,如起床、躺下、转头、抬头、低头、翻身时诱发的短暂的眩晕,通常一次症状不超过1分钟。其病因为外伤、手术、高龄、内耳病变、内耳供血不足。

常见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由于耳石及前庭器官退行性变),特别是三高、骨质疏松患者,该疾病目前主要依靠手法复位,有效率80-90%。

医院耳鼻咽喉科自开展耳石症手法复位以来,为近百余患者摆脱了眩晕病的困扰。

耳鼻咽喉科开展耳石症手法复位

周会怡副主任医师

相信大家都很关心该怎么进行复位治疗?治疗过后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别着急,接下来我将为你一一解惑。

01

医院采用的主要是:(1)水平半规管BBPV的手法复位;(2)前、后半规管BBPV的手法复位。首先通过变位试验诊断患者属于哪一个部位的耳石症,然后让患者改变相关体位姿势来进行徒手手法复位。

02

注意事项:24-48小时不要向患侧翻身或做剧烈的颠簸运动。为了避免治疗后耳石碎片返回半规管,治疗后予以高枕位,患者耳侧向上,若眩晕未完全缓解者,间隔三天后可重复进行手法复位治疗。

03

必要时手法复位后可联合药物治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一日二次,每次12mg)、盐酸氟桂利嗪每天1次,每次10mg,金纳多每天3次,每次12mg。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tc/9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