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名将王凤山将军
现代诗人臧克家诗中“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亦如文豪鲁迅先生所言:“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沉痛的日子里,让我们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深切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深切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抗战名将王凤山将军。
共和国的史册上有这样一位民族英雄:他就是王凤山将军。在中国台北市的“忠烈祠”纪念堂里供有他的牌位和遗像,在北京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英烈厅里展有他的简历;在中华民国褒扬令集(初编)第八册中有他的事略,在新修的《五台县志》、《万荣县志》中有他的生平介绍;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曾发布政府令对他明令褒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又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王凤山将军(—),字鸣歧,山西省五台县人,年出生于山西五台县东寨村,和山西督军阎锡山是同乡,自幼性情憨厚,村人喜其聪敏,集资供给入小学学习。后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学校,常以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而自勉。青年时代,王凤山目睹国家衰败,列强入侵,抱着富国强兵,振兴国家的愿望,于一九二八年考入山西太原军官学校一期工科学习。从军校毕业后,进入山西军界,时年夏,任军校工兵科2分队上尉分队长。
王凤山将军(—)
年以后,王将军曾参加由子镇河率领的军官生队,参加“北伐”及联冯反蒋诸战役,年春,任69师团上尉连长。年夏,任团少校团副。11月任团3营营长。年夏,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旨在灭亡全中国的侵略战争,晋军也在阎锡山将军的率领下投入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王凤山将军怀着守土卫国乃军人天职的决心,率部投入了抗击日寇侵略的战斗。当年秋,日军进犯晋北茹越口,王凤山率军充分利用地形,冒着日军的强烈炮火,迟滞了日军的进攻。年,任团中校团副、代理团长。年,任军事突击团团长。年春,任军士教导团1大队上校大队长。时年秋,调任第二战区长官部任整理处副处长,他对军队补充和训练工作,筹划周密,管理有方,颇有建树。年,王凤山调升陆军第旅旅长。不久,又升任陆军第34军(军长王乾元)暂编第45师少将师长。
年,日军驻山西的第一军军长岩松义雄为迫降阎锡山,并搜抢军粮,以断绝我粮道,逼迫我汾南部队屈膝让步,集中优势兵力,向汾河一带晋西南中国军队的抗日根据地发动了进攻。当时日军对阎锡山的部队战斗力很鄙视,号称用稻草人顶着日本军帽都能把山西军吓跑。阎锡山为了为粉碎日军的诱降行动,组织晋西北保卫战,动员所有力量开赴前线,针对日本人称他为匪首,他特地制作了一方印章“匪首阎锡山,”他对部下说,“你们要争口气,不要让人再叫我匪首,这次不同以往,给我狠狠打,让日本人知道我们不是没有力量”。并特令第34军渡过汾河作战,抗击日寇的进攻。王凤山将军亲率暂编第45师为军的先锋首先渡过汾河。他带领部队一面掩护征粮,一面与日军作战。在万泉县西北一线,与日军发生激战,歼敌一部。
年6月初,日军清水师团纠集各县敌伪部队二万余人,分七路向三十四军围攻。军长王乾元负伤,返汾北医治。由王凤山代理军长。该军第四十三师与敌作战中全师覆没,师长刘谦逃回汾北,受到撤职处分。第四十四师被日军击溃,部分官兵撤回晋西北,师长赵恭只身逃回。至此,第三十四军的第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三个师中,仅剩第四十五师在王凤山将军率领下,转战万泉、荣河一带,继续抗敌。王凤山将军带兵与日寇战斗在稷王山麓、大德庄、望嘱一带,打了三天三夜,使鬼子死伤无数。气急败坏的日军又从临汾调来飞机轰炸34军阵地,34军又转战稷山的翟店、乔薛埝及南、北仁村,打得日寇落花流水。日寇丧心病狂,悬赏万元大洋要王凤山将军的人头。34军又率二团兵马转战荣河县的巩村、徐村、贾村等地,端炮楼、拔据点,使鬼子心惊胆战,躲至据点里不敢离开一步。因而,日军头目对王凤山将军和他的34军恨之入骨,伺机进行报复。
十六日,失败的日军恼羞成怒,集中河津、万泉、荣河各据点的日军千余人,在飞机、大炮及战车的掩护下,分数路向王凤山将军所部的张翁村阵地发动猛烈进攻。王将军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用抗日必胜,为国捐躯光荣的道理教育士兵,鼓励大家奋勇杀敌,与阵地共存亡。双方激战了两昼夜,日军损失惨重,我军阵地巍然不动。十七日深夜;敌军千余人,附坦克六、七辆来袭。第四十五师师部及第二团被包围子西张瓮村。王将军坚守阵地,次日亲率预备队反攻,战况异常激烈。十八日午后,日军又调来大批增援部队,不断向我军阵地发起集团冲锋。将士们在王将军率领下拼死反抗,双方血肉相拼,损失惨重,战局逐渐对我方不利。不久,日军在密集火力协助下突破我军阵地。双方展开白刃格斗,战局万分危急。王将军闻听消息,心急如焚,立即亲率预备队前往逆袭,众官兵见王将军这样奋勇,个个勇气倍增,一股气冲上阵地,与冲入阵地的日军展开近战搏斗。
在随后的28天里,王凤山将军带领34军驰骋二百余里,消灭鬼子伪军千余人。年6月17日,那天天刚拂晓,王凤山将军率领二团兵马赶到了万泉县四张瓮村(注:抗日战争期间,当地人称四个自然村为四张翁村)。当时,人困马乏,刚驻扎好,村民们家家做饭,慰问子弟兵。上午10时左右,士兵们刚端上饭碗吃了几口,就听见张瓮庙方向枪声大作,王凤山军长立即集结部队应战。原来,敌人奸细一直监视着王凤山将军部队的行踪,当日天不亮,河津、万泉、猗氏、临晋、荣河五个县的数千名日伪军,像漫天的乌云从四面八方向四张瓮村突袭而来。王凤山军长急命特务连迂回日寇之后,阻击包抄敌军。同时命二团团长马儒魁率大部队从西张瓮方向突围。顿时,在张瓮庙南至尚家半坡一带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白刃格斗。至中午,河津方向又涌来了增援的敌军千余人,马儒魁率大部队难以突围,34军渐渐失利。日军便用小钢炮狂轰滥炸四张瓮村,王凤山军长的大白马中炮身亡,可怜的小白马围着母马吱吱地嘶叫。王凤山将军瞭望地形后,看到离张翁村不远的薛里村方向有土崖可作掩护,便亲自率领预备队,冲锋在前挥枪指挥,希望杀开一条血路进行突围。不料,自己的臂部、胯部连中数枪。他忍着剧痛发出誓言“不成功,则成仁,决不下火线!”当王凤山将军冲锋数百米时,腹部又连中数枪,血肉模糊的一团团肠子流在腹外。然而,身负重伤、视死如归的他竟然以手裹腹,像罗通盘龙大战那样,继续坚持重伤指挥,他裹伤再战,指挥士兵奋力厮杀。终于杀开一条血路突破了重围,冲出了薛李村。卫士畅海彦、参谋王悦来等人轮流背着王将军往太赵村方向跑去。太赵村民纷纷赶来慰劳我军官兵,官兵拿上馍馍边吃边跑,下沟后直奔平原村。由于王凤山将军伤势过重,又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被卫士畅炎海、参谋王悦来等扶背至平原村,下午五时许,以身殉国于平原村,时年三十六岁。那时看到眼前王将军惨不忍睹的遗体,官兵们无不失声痛哭。经清点兵员,损失过半,连夜将王将军遗体抬回乡宁县,并把遗体安厝在乡宁县北坡村。全国各地、各界人士悼念将军的唁电从四面八方传来,当地驻军和四方百姓打着纸幡,一连数天悼念王凤山将军。王凤山将军次子王继志回忆,后来母亲告诉他,这场仗后,王凤山将军许多部下来家中探望,他们身上血迹斑斑,神情凝重,没有人愿意说出噩耗,但王凤山将军的妻子还是猜测出来。后来,收殓王凤山将军遗物时,母亲咬着小笤帚把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王凤山将军虽然官拜少将军衔,但依然两袖清风,脚上的一双破布鞋还是入殓时才被妻子换下的。开追悼会时,孩子们的丧服都是借钱做的,抚恤金发下来后,才将钱还了。开追悼会时,正值夏天暑热,王凤山将军遗体腐烂,蛆虫甚至爬到棺外。王凤山将军的妻子说,你活着时刚强,死了也要刚强,蛆虫不要再往外爬了。人死了也要像活着一样,铮铮铁骨,洁身自爱,把清白留给人间,不给世人添麻烦。一番话后,奇迹发生了,蛆虫果然不再往外爬。
王凤山将军的遗物中,望远镜和手枪交给了战友,一块手表,因肠流腹外,王凤山将军疼痛难忍,在担架上被大力拍击损坏,王继志参军后,他母亲交给了他,但一直没修好。还有布鞋、军毯、马褡子等,被王凤山将军的妻子妥善保存,后来交给儿子王继志,以作纪念。遗物还有战斗日记及外面的布套。战斗日记上贴着王凤山将军长子和次子的照片,当时幼子已经出生,但不在照片上,王凤山将军就在旁边写上了他的名字“平定”。遗憾的是,数十多本战斗日记,后来在战乱中惜已散佚。
王凤山将军殉国后,他的事迹被改编为话剧《盘肠英雄王凤山》,在二战区广为上演。当年七月七日,全面抗战开展5周年之际,阎锡山在克难坡举行大会,追悼“革命根据地大保卫战阵亡将士王师长凤山等”。为王凤山将军召开了追悼会,安葬于北坡村。随后申报国民政府,追认王凤山为中将军衔,改东张瓮村为凤山村,改张瓮治村为凤山治村,并将王凤山将军收录到抗日忠烈祠中,为抗日烈士。年5月29日,国民政府又发出褒扬令:“暂编第四十五师师长王凤山,久历戎行,夙称英勇,抗战军兴以后,在汾南一带作战,屡挫敌锋。不幸于去夏万泉之役,督战前线,弹中腹部,为国捐躯。抗念忠贞,殊深轸悼,应予明令褒扬,并将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史馆,用彰壮节而慰英灵。”他是晋绥军八年抗战中牺牲的军职最高的将领。第二战区长官部请恤,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并指令将万泉县西张瓮村更名凤山村。
晋绥军究其实质,和西北军、东北军一样,是一支军阀部队,但在外敌入侵的时候,为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和全国大部分武装力量一道,走上抗战前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八年浴血,晋绥军中的牺牲者同样是中华民族最优秀儿女。山西省报抗日英烈专栏曾报道过的梁鉴堂、姜玉贞等都赫然位列其中,而34军少将代军长、暂编45师师长王凤山将军亦是其中一位。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著名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人中有8位是山西籍,而王凤山将军是名录中唯一一位山西籍、又在山西境内为国捐躯的烈士,也是山西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后一名国民革命军将领,更是晋绥军八年抗战中牺牲的军职最高的将领。
王凤山将军有贤妻。夫人也姓王,名凰英。凤山将军以身殉国时,夫人方26岁。携三幼子,或晋西山区,或太原街巷,或五台家乡,辛苦奔波,历万千艰难。含辛茹苦,悉心抚育三子成材。年农历夏至节寿终正寝于太原,享年79岁。王凤山将军的三个孩子。长子名“承志”,次子“继志”,三子“述志”,“承”、“继”、“述”者,寄托了将军期望后辈实现自己遗愿,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国家富强之殷切期望。三个孩子也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均有所作为。长子承志,后就读于南京国民政府遗属学校,退休前任台湾成功大学教授。次子继志,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共党员,退休前任杭州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三子述志,山西农学院毕业,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如将军在天有灵,当含笑九泉矣。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也并未忘记为祖国独立、民族解放而牺牲的英烈。王凤山将军的事迹,在《山西通志·人物志》、《五台志》、《万荣志》中历历可见,由徐向前元帅题写书名、聂荣臻元帅作序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及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国民党阵亡将军录》中,均有王凤山将军传略。年4月11日,国务院民政部颁发证书,确认王凤山将军为烈士,时任太原市南城区区长刘祥正亲自捧证送达王凤山将军遗孀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部、中国新闻社均作了报道。山西省五台县烈士陵园中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牺牲烈士余名刻石立碑,王凤山将军英名列显赫之处。王承志、王继志、王述志在原属五台县东寨村为王凤山将军建纪念碑亭,碑文由承志书,由台南市寄来。王凤山将军殉难处――万荣县西张瓮村于年10月召开了“纪念民族英雄革命烈士王凤山将军殉难60周年――抗日时期张瓮战役座谈会”。今日重述英雄故事,不仅仅是为了铭记和警醒,更是为了永记历史,砥砺前行。
不忘历史,矢志不移。今天的中国任人宰割饱受凌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同心同德凝聚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人民曾经为了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十四年的殊死斗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谱写出气壮山河,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英雄篇章。让我们十三亿中国人共同缅怀抗日英雄,致以崇高的敬礼!(作者综合五台老三区志、杨克民、李好世等资料编辑而成)
作者简介:胡立成,笔名虹雨,五台县东峪村人,医教世家之后。文化传媒人,品牌创意人,抗战红色文化传承人,乡土文化宣传人。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国际摄影协会会员、文字友情新媒体总编、中国网特约编辑、《旅游作家》专栏作家、山西新闻网慢游山西专栏作者、国际摄影杂志记者等。曾多次在全国刊物上发表并获奖。邮箱:
qq.中科白癜风专家国庆会诊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