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台段伟平儿时过年之ldq

今年白癜风最新治疗方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375991.html

学第25期(总第期)

儿时过年之“走亲戚”

文/段伟平

在我的老家,走亲戚是儿时过年必不可少而又极其隆重的仪式,也是那时家乡年俗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儿时的我们除夕晚上央视的春晚看过了,初一的旺火燃尽了,鞭炮响过瘾了,给长辈们也磕过头了,洋糖也挣下了,新媳妇儿也请过了,接下来最期盼的就是走亲戚了。走亲戚虽是一次短暂的旅行,却是春节期间重大的家庭外事活动,它的乐趣不仅仅体现在走上,更是一次情感的交流和亲情的凝聚。那时的走亲戚,是真正地徒步行走。我小的时候,农村交通还很不方便,人们只好迈开双脚,穿着崭新的衣服,三三两两的,行进在或宽阔的马路,或狭窄的乡间小道上。给亲戚的礼物盛在一个竹篮子里,上面用洁白的笼布遮盖着。礼物很朴素,很简单,全是自家蒸的白面馒头、花糕、包子、金银卷等在我们看来平时吃不上的稀罕面食。小娃娃们蹦蹦跳跳地在前面引着路,大人们挎着竹篮子在后边稳稳地跟着,一路上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一点也不觉得有多累。当然,走亲戚的路上也有骑自行车的,还有赶小毛驴车的。一家人骑着自行车走亲戚,那真叫人羡慕:有的是儿子或女儿骑着车后座上带着母亲;有的是爸爸骑着车,前把上挂着给亲戚的礼物,前梁上坐着稍大点的孩子,妈妈坐在后座上,怀里还抱着小不点的妹妹或弟弟,一脸神气地急驰在走亲戚的大路上,而且还故意把车铃弄得叮铃铃地响,惹得路旁的行人投去羡慕嫉妒但不恨的眼神,真是一路欢歌一路情。至于那赶小毛驴车的大伯或大叔,嘴里叼着旱烟杆,车上坐着老伴,或许还有小孙子小孙女,“嘚儿、嘚儿”地吆喝着牲口,慢悠悠地走着,倒也别有一番情趣。记得我小时候,走的亲戚主要有两家。一家是位于我们村西北面,距离我家七八里远的石村姥娘家(即外祖母),一家是位于我们村东南面,距离我家十里远的神西村姑姑家。我姥娘家是大家族,有大舅、二舅、三舅,还有若干叔伯舅舅。大舅那时在太原新华化工厂上班,二舅在老家县城木材公司当司机,三舅在家乡生产队劳动。大舅由于离家远,那时交通也不便,所以平时很少回家。只有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回老家团聚。我母亲是舅舅们最尊敬的大姐,他们姐弟之间相处得非常亲近也非常融洽,所以,过年的时候,我们是必去姥娘家团聚的。母亲早早地给姥娘和舅舅们准备好了礼物,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白面馍馍、花糕、金银卷、包子、饺子等面食,按份用洁白的笼布分成几包,装在一个大竹篓子里由我背着。等到我的三个姐姐还有外甥、外甥女在我家聚齐后,我们便迈着稳健的步伐,浩浩荡荡地向石村进发了。大约中午的时候,我们就赶到了姥娘家,姥娘在妗子们的帮助下早已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凉的、热的、荤的、素的;馒头、饺子、油炸糕,包子、大米、金银卷;盘盘儿、碟碟儿摆了满满的两大桌子,大人们一桌子,娃娃们一桌子,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有说有笑地好不热闹。母亲和舅舅们多时不见,见面之后嘘寒问暖的亲热劲就甭提了,姥娘看着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笑得眼晴眯成了缝,老脸也绽成了一朵花。我和几个表姐妹表弟吃饱喝足后,揣着姥娘和舅舅们给的压岁钱跑到外边放鞭炮去了,这鞭炮是过年的时候,姥娘特意给我留的。我们几个拆开鞭炮,你一个,我一个,他一个,轮流放着,在半空中不时爆出“叭、叭”的响声,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我们欢呼着、跳跃着、追逐着,好不开心!至今想起来也让人难以忘怀。这一天,母亲一般就在姥娘家住下了,她和姥娘,还有舅舅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晚上睡在大炕上,母亲和姥娘总是说呀说的,一直说到鸡快叫了还意犹未尽。母亲在姥娘家住上一两日就回去了,我则继续住在姥娘家等到快开学的时候才依依不舍地让三舅把我送回去。唉,我好怀念小时候过年在姥娘家度过的快乐时光啊!姥娘家的亲戚走完,我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去神西村我姑姑家走亲戚,给姑姑姑夫拜年。记得小的时候,我是跟着父亲去的。再大一些,就和堂哥堂妹相跟着去。后来有了自行车,就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去。神西村是个依山而建的小山村,到姑姑家要爬上一条很长很陡的坡,推着自行车中途要休息上几回才能上去,等到气喘吁吁地爬上坡顶进到村口,我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头上冒着热汗,后背也汗津津的。我只好支住车子,歇上好大一会儿,才慢慢推着车朝着姑姑家走去。神西村的街道是碎石铺成的,坑坑洼洼的,很不好走。姑姑家是位于村西高头的一处四合院。姑夫是神西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时任大队会计,知书达理的,高高的个子,宽阔的额头,看上去很儒雅,我十分敬佩姑夫的为人。姑姑是父亲姐弟中年龄最大的,是父亲和两个叔叔心目中的好姐姐,心地十分善良,性格温柔,待人和善,尤其看到娘家去的亲人更是高兴的不得了。记得我去的时候,一推门进去,姑姑看到是我,马上从炕上跳下来招呼着我,让我快上炕,一边打量着我,一边关切地问:“们娃来了?凉呀不?欢欢上炕暖和暖和哇。"接着又是拿糖果又是拿瓜子花生,忙得不亦乐乎。忙完这些,又赶紧冲了一大碗浓浓的红糖水让我喝,还说:“们娃路上走得凉的,欢欢趁热喝了暖暖肚。”看到姑姑挪动着小脚为我忙这忙那,我心里一热,眼眶便有些湿润。于是,我拉着姑姑枣树皮般粗糙的双手说:“姑姑,我不凉,您快坐下歇歇吧。"姑姑这才坐下来,和我聊了起来,姑姑说“们娃又瘦了”,我说“姑姑你也要保重身体”。姑夫看到我来,微笑着询问我一些学习上的事情,然后便张罗着做中午饭。不一会儿,饭做好了,满满的摆了一桌子,有五台特色大烩菜,内有红烧肉、粉条、烧山药、烧豆腐、烧丸子,还有带鱼、鸡腿、花生米,凉菜有凉拌海带丝和莲菜,主食有馒头、包子、油炸糕、金银卷、饺子等,十分丰盛且都是我爱吃的。姑夫还特意温了一壶酒,可惜我不胜酒力,喝上几口就满脸通红。姑姑就说:“不能喝们娃就嫑(biao,不要)喝了,好好吃饭哇。”说着,一会儿给我碗里夹块红烧肉,一会儿又夹块带鱼,边夹边劝我说“们娃不要拘束,想吃甚吃甚,就和家里一样”。姑姑一个劲地催促我吃,生怕我吃不饱,弄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吃饱喝足,稍作休息,我该回家了。这时,我才想起给姑姑带的礼物还在院里自行车后座上绑着呢,于是马上出去解下来拿回屋里,交待给姑姑。那礼物就是自家蒸的白面馍馍、花糕、金银卷、包子等,各色各样,用洁白的笼布包着,共有十件。临从我家走的时候,母亲就吩咐我,礼物必须全部给姑姑放下,不要再拿回去。可是,姑姑死活不让放下,我们姑侄两个拽着包袱,我要放下,她坚决不让,就这样我们来回拉锯着,争执不下。最后,相互妥协,把我带的礼物放下几件,而姑姑又把她家蒸的馍馍、包子等给我们回馈了几件。姑姑这下满意了,才肯放我走。唉,姑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要走了,姑姑一直把我送到村口,一边招手一边说:“们娃再来哇,路上慢些。”听到这些,我心里又一热,调头朝姑姑喊道:“姑姑,你回圪哇,我还会来看您的。”说着,我一扭头,两行热泪就禁不住漱漱而下。可以说,在我儿时过年走亲戚的记忆中,去姥娘和去姑姑家是我印象中极为深刻的。因为他们都是我至亲至爱的亲人,无论是姥娘、舅舅妗子,还是姑姑姑夫,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给予我关爱帮助,不可或缺的亲人。我永远爱他们,尽管他们中有许多早已不在人世,但我还是会时时想起他们。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春节里,为了防控新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我们都呆在家里,不能像往常那样走亲戚了,也不能面见长辈拜年了,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电话、短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dl/8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