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五台新志》载:“境内有山七十一座”。一九八零年经过地名普查,全县有较大山峰一百四十六座。
五台山为群山鼻祖,位于县境东北部,五台高耸,山顶广而平,宛若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境内诸山统称五台山山脉,属太行山系,分四个支系,两个隆起。
壹
北台中台支系。有较大山峰六十二座,脊线相连,落脉滹沱河畔的槐荫村。
北台顶:亦名叶斗峰,海拔三千零六十一米(三角点高程三千零五十八米),面积十五平方公里,为华北最高峰。山之北坡为繁峙县境,山之南坡为紫霞谷,有庙德庵村。
花岩岭:海拔二千五百六十四米,面积八平方公里。距北台顶东南四公里,山下有柏枝岩、光明寺诸村。
中台顶:亦名翠岩峰,位于北台西南,海拔二千八百九十六米,山之西北与繁峙县为界,面积二十六平方公里,建有演教寺,现为高山气象站驻地。
黄维垴:山北为繁峙境,山南有古清凉、清凉寺,西南为瓦场梁村。
香峪尖:海拔二千二百一十九米,面积四平方公里,北坡为繁峙,西连文殊峰,峰下有文殊里、古文殊寺遗址残存。山之正南为伏胜村,境内有香峪村。
主家地:海拔二千一百六十五米,面积二平方公里,山下有婆婆沟、一马村。
繁支山:海拔二千零六十米,面积八平方公里,山下有小柏村、大柏村。
黑圪旦尖:海拔二千五百四十八米,面积四平方公里,西北为代县境。
大尖山:又名兔虎岩,海拔二千三百六十七米,面积十二平方公里,东侧为南沟里。
同谷岩:又名草帽尖,海拔二千一百五十一米,面积九平方公里,曾采铜矿。山北麓有智存沟、大柏等村。
火树坡尖;海拔二千零八十一米,面积三平方公里。西为代县境,东南山脚有智家峪、野峪村。
椿桦掌:海拔一千九百二十八米,面积六平方公里,西为智家峪村,南为范家庄。
麻黄梁:海拔一千九百四十米,面积七平方公里,山下有范家庄、潘家峪、铁磬村。
峨盂山。海拔一千七百六十三米,面积三平方公里,山下有水峪村,东向豆村北沟,上有飞泉,名小峨盂泉。
玉皇垴。海拔一千五百三十八米,面积二平方公里,山下有潘家峪、水峪、大池等村。
吃素阳坡。海拔一千七百八十二米。面积三面方公里,西北的火树坡尖是该山的主峰,山下有白云、智家庄沟、智家峪村。
松峰掌:海拔一千八百二十八米,面积三平方公里。东北为照相背,海拔一千七百三十一米。山下有大石、井湾等村。
谷石崖;海拔二千一百二十三米,与代县相披水,山下为杨林、自云沟谷。
兔掌山:海拔一千六百七十六米,面积四平方公里,山下为大石岭村。
油楼梁:亦名黄花庙,海拔二千零六十一米,面积九平方公里,北邻代县,山南麓有北文西、峪底等村。
虎头山:海拔一千四百九十二米,面积六平方公里,山下有上庄、神佑、长畛诸村。
黄崖岭:海拔一千八百九十四米,面积九平方公里,山之四北是代银掌,山之西南是庄子村。
海拔一千六百零一米,面积四平方公里,山之东是宏塘村,南与西长山相连。
西长山:海拔一千四百七十米,面积三平方公里,西侧下为下庄,东侧是上蛇神村。
秃山:海拔一千三百一十四米,面积四平方公里,西有团城村,东为下蛇神。
草垴梁:海拔一千七百六十一米,山南为王全庄村,东侧为坪沟掌。
娘娘瑙:海拔二千一百二十四米,面积十一平方公里,北与代县为界,山南伸向青山瑙和紫罗山。
教场梁:海拔二千一百六十八米,面积十五平方公里,西北与代县相连,西南是殿头村。
峨岭:亦称西峨岭,海拔一千七百三十一米,面积十平方公里,北接代县,南为白云村。
爱木图尖:海拔二千零二十三米,面积十平方公里,与峨岭相连,是五台、代县、原平三县的交点。
大背坡:海拔一千七百一十七米,面积十六平方公里,西与原平相峙,南与露头山相连,东下是上金庄村。
露头山:海拔一千八百一十六米,面积四平方公里,西与原平县为界,东侧为上金庄村。
领金山:海拔一千四百一十四米,面积七平方公里,西北是上金山,东北为下金庄。
金山:海拔一千一百五十六米,面积二平方公里,西与原平为界,偏北为上金山村,南为下金山村。
尧岩山:海拔一千三百零一米,面积四平方公里,山北是炭头村,山南与原平为界。
北台、中台支系向南延伸四条支脉
(一)繁支山、佛光梁支脉,南北走向,有较大山峰七座:
虎山:海拔一千九百五十四米,面积八平方公里,西北是南串村,西侧是西金河村。
狐子窝:海拔一千九百一十二米,面积一平方公里,峰北为西金河谷地,东为西窖、曹沟,西南有岭底,东腰庄,东桂诸村。
瓮鳖山:海拔一千四百九十四米,面积二平方公里。山之西隔河与铺上相望,东为北羊圈沟谷。
龙王堂:海拔一千九百二十九米,北侧为西窖村,东侧为伏胜村,南为席麻掌沟
莲花山:海拔一千八百八十九米,山脚下有柳院、寺沟、西会诸村。
孤山:海拔一千三百五十八米,面积一平方公里。西北是堂明村,北向西会,南接北道头。
佛光梁:海拔一千四百三十六米,面积二平方公里,西坡上有佛光寺,佛光新村,正西为阎家寨。
(二)娘娘瑙、青山瑙支脉,有山峰六座:
寿阳山:海拔一千四百七十七米,面积三平方公里,正西为木山峪村,东北为上王全庄村。
木瓜山:海拔一千四百六十三米,面积二平方公里。西北为白家岭村,正西为兴郑村,东北为孟家坪。
和尚山:海拔一千四百二十五米,面积八平方公里。山南有东坪村,东北为郝家瑙、孟家坪,西为兴郑村。
青山瑙:海拔一千五百五十七米,面积十一平方公里,山之东麓为小王村、西马村。
文昌山:亦名峰山,海拔一千二百四十二米,面积十一平方公里,北傍虑虒河,怀抱西富村,东迎县城,山上有文昌庙,人称小中台。
烽火粱:又名冠家梁,海拔一千一百一十七米,上有烽垢,高六公尺,梁下偏北为西庄村。
(三)娘娘瑙、紫罗山支脉,与上述支脉在木山岭北一公里分脉。全脉长二十二公里,落脉黄土坡,主要山峰十座:
大蒜尖山。海拔。一千五百六十五米,面积十平方公里,山之西为红表、探头沟谷,山北为木山岭村。
小蒜尖山:与大蒜尖山相峙望,海拔一千四百五十七米,面积十八平方公里,正东为白家岭村,西南为上红表村。
谷泉山:海拔一千二百二十一米,山北有大林村、榆林村,山之东北为兴郑村。
雷公爷山:海拔一千一百四十九米,面积四平方公里,山下有南头、天池沟诸村。
石鼓山:海拔一千零五十一米,面积二平方公里,北与雷公爷山相连。
西山:海拔一千四百零八米,面积四平方公里,山之东为三角村,西为天池沟。
黑石岭:海拔一千三百三十三米,面积四平方公里,岭上有路连接岭西的田家岗、阳白、三角村。
狼山:海拔一千零九十二米,是黑石岭正南的小山脉。
鹃王山:海拔一千五百一十五米,面积六平方公里,山西为石人掌村,东为西山村,北为高家庄,山南有张家峪矽石矿。
紫罗山:亦名台神瑙,海拔一千二百八十四米,人称“小西台”,上有明阳观,为金代道士姬志元所创,金代元遗山曾游此作明阳观记,并建有骀台神庙,山下为观上村。
(四)爱木图尖黄金山支脉,山之左为金山沟,山之右为红表沟、落脉善文村北,主要山脉有三座:
龙金山:海拔一千六百四十八米,面积六平方公里,山西南为七图村。
虎峪山:海拔一千四百七十一米,面积六平方公里,脚下有探头、桑园村。
黄金山:海拔一千四百九十米,面积十二平方公里,山下有上金山、下金山诸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