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到了薛宝钗的及笄之年的生日。贾母拿了二十两银子,让王熙凤给薛宝钗隆重办一个生日。到了二十一日这一天,王熙凤就在贾母的院内搭了家常小巧戏台,定了一班新出小戏,昆弋两腔皆有,又在贾母的上房内排了几席家宴酒席。众人都欢欢喜喜地看戏吃酒。作为“寿星”,薛宝钗是第一个点戏的,她先点了一出《西游记》,然后贾母命王熙凤点,王熙凤也投贾母所好,点了一出《刘二当衣》,接着众人都点了。上酒席的时候,贾母又让薛宝钗点,薛宝钗便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贾宝玉不乐意了,道:“只好点这些戏。”语气中满是对薛宝钗讨好贾母的不屑。薛宝钗自然要替自己遮掩,便对贾宝玉道:“你白听了这几年的戏,哪里知道这出戏的好处,排场又好,辞藻更妙。”贾宝玉道:“我最怕这些热闹。”宝钗笑道:“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你过来,我告诉你这一出戏热闹不热闹,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音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拿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得极妙,你何曾知道!”经过薛宝钗的这一番渲染,贾宝玉的兴趣终于被引上来了,忙凑过来央告:“好姐姐,你念与我听!”宝钗便念道:“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贾宝玉听了,喜得拍膝、画圈,称之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林黛玉道:“安静看戏吧!还没唱《山门》,你倒《装疯》了。”这一支《寄生草》,薛宝钗是不是真的认为填得非常妙?这倒也不一定,因为薛宝钗点这出戏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出戏热闹,而她认为贾母年老人,是喜欢热闹戏文的。但是,让她绝对没想到的是,这支《寄生草》,其实就是将来她和贾宝玉婚姻生活的谶语。“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说的是鲁智深的遭遇,他为了金翠莲,拳打镇关西,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被逼得走投无路,在赵员外的帮助下,“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在五台山削发出家。贾宝玉呢?虽然他与鲁智深的遭遇不同,但最终的结果,也是“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这一句话,难道不正是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婚姻生活的高度概括吗?薛家在贾府一住多年,终于熬到了薛宝钗成了宝二奶奶,可是结果如何呢?“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难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为了能贾家贾家,薛家人费劲了心思,薛姨妈四处宣扬“金玉良缘”,薛宝钗成了往怡红院跑得最勤的那个姑娘,甚至还“一不小心”,就坐在午睡的贾宝玉的床头,绣起了贾宝玉的肚兜;莺儿也没闲着,给贾宝玉打个络子的功夫,还要向贾宝玉宣传,自己的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就连莺儿的母亲也派上了用场,和贾宝玉最喜爱的小厮,茗烟的母亲,成了好朋友。薛宝钗也利用这个借口,帮茗烟的母亲老叶妈,在大观园谋了个好差事——让她管弄香草的事,还很笃定地告诉众人:“不相干,前儿莺儿还认了老叶妈做干娘,请吃饭吃酒,两家和厚,好得很呢!”每每读到这里,三顺都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觉,薛家人的心思,真是用得到啊!然而,贾宝玉和薛宝钗,这对勉强被凑到一起的夫妻,婚姻生活终究是“没缘法,转眼分离乍”,在婚后没多久,贾宝玉就出家为僧。从此后,贾宝玉成了那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的人。当薛宝钗教给贾宝玉这支曲子的时候,她绝对不会想到,这就是将来的她的婚姻生活的谶语。她更不会想到,她费尽心思争取到的宝二奶奶的位置,只不过是一个虚名,成了禁锢她一生的牢笼。她也没有想到,此时她身边这位急着向她请教这支曲子的贾宝玉,将会成为“烟蓑雨笠卷单行,芒鞋破钵随缘化”的和尚。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fc/12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