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记者在东雷乡的一处宣传栏看到这样一串数字。东雷乡在“四大产业”推动下,经过4年脱贫攻坚,让一个拥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的贫困乡终于全部稳定脱贫,广大农民放开了手脚,走上了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道路。今年,依靠产业致富的农民占全乡总人口的73%。
农业是农村发展之根本。东雷乡紧紧抓住毗临县城的优势,大力发展“菜蓝子”工程,启动农民的热门产业。积极帮扶县八一机械厂下岗职工孟俊章,流转土地亩,建起大棚个,试种葡萄大棚24个,农忙时吸收当地贫困农民参加劳动,月工资元。又帮助成立了五台县三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集蔬菜种植、保鲜贮藏、加工包装、科技赋能为一体。已建成加工车间、包装车间、电机组房、烘干室等平方米,保鲜贮藏库平方米。项目达产达效后,年销售收入可达万元,新增利润.2万元,将直接带动家农户参与蔬菜种植生产,建成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年可加工各类蔬菜1.2万吨,户均年增收2万元。
东雷乡拥有草地9万亩,青草期可载畜1.2万只羊。每年还可利用农作物秸秆3万亩,累计种植优质牧草亩。乡党委、乡政府积极引导农民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方式,大力发展种养业,提高经济效益。该乡孟家坪村卫东养牛专业合作社用扶贫经营的模式,吸收社员5户,产业带动全乡37户人增收。村民张元生在合作社务工,每月工资元,还在牛场养牛4头,价值4万多元。村民郝桂林,全家2口人,在合作社当技工,年收入4万元。合作社社长陈贵珍说:“凡在牛场干活的人,今年收入3万元没问题。”
为了解决农民种地难、卖粮更难的问题,东雷乡在了解农民想什么、想让乡党委乡政府干什么后,帮助东雷乡团城村红伟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多渠道引入项目投资万元,带动当地农民和贫困户余家发展小杂粮种植亩,年产玉米、高粱、谷子等小杂粮吨,年收入万元,农民亩增收0元,户均增收0元。团城村农民杜生章,种地4亩,出售给合作社玉米、高粱斤,收入元;农民韩永红,种地6亩,出售给合作社玉米、高粱、谷子3斤,收入元。
怎样让农民尽快致富?乡干部们积极联系有关部门,紧紧依靠科技赋能,组织农民村村建电站,户户搞太阳能发电。小王村、东雷村、孟家坪村已建成KW村级光伏电站并实现了并网发电,农民人均年收益元。婆婆沟光伏电站带动东雷乡77人靠光伏发电致富,人均年受益元。团城村韩建峰,全家4口人,在村里建起KW光伏电站就业,年收益元。如今,东雷乡已建成光伏电站11座,其中千瓦的2座,千瓦的9座,年售电总量达到万度,实现产值万元,使户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产业致富是根本、经济富强有保障”。这是五台县东雷乡名村民的心里话,乡党委、乡政府也用职责和担当为村民们打通了致富的道路,用产业发展的杠杆直接撬动了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科学导报记者武竹青通讯员金星耀
▍图文:《科学导报》编辑
▍图片:《科学导报》编辑
▍转载: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此图文仅为传递公众信息,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