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是清凉山
更是佛国世界
千余年来
从汉传到藏传、从皇家到平民
人们朝台如拜文殊、崇佛更求清凉
山与佛、人与神
融合共恰
成就了五台山非凡的佛教文化景观
关于前往五台山
人们心里应该有两个角度
宗教与自然
而五台山徒步大朝台
恰好兼具了这两种
大自然造化的五台山,山奇,水奇,石奇。这特殊的地理地貌,独自静寂了数十亿年后,终于喧闹起来。
根据《华严经》记载,史上不断有僧人认定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相传东汉年间,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按经索骥寻找到五台山,发现这里的地形与印度灵鹫山神似,就此认定五台山与佛祖有着不解之缘,于是五台山的首寺——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应运而生。此后,五台佛寺一而十,十而百,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极盛时寺院达到多座。如今的五台山,依然拥有东亚乃至世界现存最庞大的佛教古建筑群。
在五台山
徒步是一场走心的旅程
虽然充满荆棘与沼泽
即使看不到尽头
我们仍然坚守向前
突破自我穿越迷茫
重拾生命的意义
找回最本真的自己
感恩自然赋予的一切
感恩父母师长
感恩道友风雨相随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为执着分别妄想不能显现。修行不是打败外在的妖魔鬼怪,而是降服内心的贪嗔痴,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为报双亲之恩,
虚云老和尚风雨如晦,
三步一拜,朝礼五台。
佛法里最注重培养慈悲心,
慈悲心是根本,
而引发慈悲心的是感恩心。
我们在徒步中不断战胜自己,感受徒步的辛苦和疲累。如此我们才能体会生活中为我们付出的人有多么辛苦,从而引发我们饮水思源和知恩图报的心。我们将感恩心落实到生活中,用到待人处世之中,进而开启我们的智慧,让自己的心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
我们沿着山脊翻过山丘,
仰望飘在山间的朵朵白云,
从未有过如此的自由与畅快。
山头小栖,
没有嘈杂的车水马龙,
只有心底里泛起的心念在雀跃,
呼吸都变得深邃而缓慢。
看过阳光下的鲜花与马群,
也曾在林间的泥泞中摔倒,
细数欢乐与疲累,
一切都如同身后的脚印一般无法复制。
我们怀着最初的发心,
向着最终的目标勇往直前。
双脚丈量过五台山的土地,
从此内心怀有更多的勇气和力量,
怀着对众生父母的感恩与祈祷,
我们将走得更远。
大朝台,相当于年的修行!
朝遍五个台,全程要攀登平均海拔多米的五座山峰,沿途还要翻越10余座大小山峰,全程走公路大约75公里。大朝台之路虽考验体力行程也略显艰苦,但那美丽的高山草甸,蓝天白云,漫山遍野奇花异草,还有自由自在吃草的牛羊,奔腾的骏马,虔诚的信徒,恢弘气派建在佛国之巅的庙宇、牌坊,无一不让人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