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雨的世界里重头再来
五台人史光荣与他的“财富帝国”
忻州日报实习记者郭浩东
春日暖阳,杏花盛开,在北京建国门一幢写字楼里,本报记者见到了这位叱咤中蒙两国商界的老乡——蒙古国晋商总会会长、蒙古国晋华集团董事长史光荣。标准地道的五台话、开朗热情的笑声、浑厚有力的双手、坚毅自信的脸庞,是他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走进办公室,巨大的蒙古国战略投资地图、中蒙两国国旗等无不在暗示着房间主人在蒙古的辉煌事业。面对记者,史光荣聊起了自己的创业人生。
图为史光荣(来源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童年经历,种下财富梦想
五台山脚、清水河中下游,有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小村庄——五台县耿镇松岩口村,史光荣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史光荣回忆中,童年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是饥饿。他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五个孩子让本就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过得很是艰难。每次吃饭时,父母会把仅有的几个窝窝头分给孩子,自己只喝稀得能照出人影的玉米粥。
有一天晚上,史光荣睡到半夜被饿醒了,就到厨房去找凉水喝。他听到厨房里有人说话,仔细一听,是父母的声音。母亲高兴地说:“这次咱们挖的野菜多,我明天早晨多放点野菜,你也多吃点。你天天下地干重活,吃那么少,身体怎么受得了呢!”父亲说:“还是让孩子们吃吧,他们正在长身体。你做汤时,多兑点水,我爱喝汤。”年幼的史光荣听了父母的对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时之间,竟也感觉不到饿了,就摸着黑又回去睡觉。
饥饿难耐,史光荣经常带着弟弟妹妹去地里寻找村民们收获时遗漏的土豆。一块儿小小的地方不知道被同村小孩子们挖了多少遍,极难找到,就算找到了也是很小的土豆,有的还是半截的。但是只要有一点点拾获,史光荣兄妹都会兴奋得手舞足蹈,像捧着宝贝一样跑回家去。
虽然史光荣也很饿,但他觉得自己是哥哥,再饿也得先让弟弟妹妹们吃。“哥哥,你尝尝吧。”有一次,大妹主动把土豆递到史光荣面前,看着那么小的土豆,哪怕自己咬一小口,也能咬去大半,史光荣摇摇头说:“你吃吧,我不饿。”“我听你的肚子叫好长时间了。”大妹眨着大眼睛,看着他说道:“哥,你就咬一口吧,这个土豆很大,我吃不完。”史光荣看着大妹,大妹高高的个子,身体却很瘦弱,这都是因为经常吃不饱造成的,他再看看那个比鸡蛋还要小的土豆,心里知道她是想让自己吃,才故意这么说的。史光荣本想再次拒绝她,可看到她急切的样子,史光荣又有点不忍心,就接过她递过来的土豆,把那烤焦的土豆皮剥下来,一边往嘴里放,一边对她说:“我觉得这皮最好吃了。”
童年的饥饿经历,在史光荣心里埋下了奋斗自强的种子,让全家人都能吃饱这个朴素的愿望成为他后来商海淘金的原始动力。
图为忻州日报记者与史光荣(左)交谈
胆大心细,挖到人生第一桶金
年,好运意外降临到史光荣头上,他可以到父亲所在的五台县八一机械厂上班了。9月22日,史光荣从高中退学后,正式进入父亲所在的工厂。在工厂里,史光荣勤学苦干,认真钻研,学习掌握了许多工业化学知识。
很快,人生第一次机遇悄悄降临。
年,史光荣被派到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卧里屯一家化工厂出差。当时,这家化工厂生产的化工材料聚乙烯塑料在市场上很紧俏,每吨的计划内价格是元,而市场价是多元。史光荣粗略地算了一下,如果他把这里的聚乙烯拉回太原卖掉,一吨能赚多元,当时他每月的工资是38元。
高利益伴随着高风险,虽然聚乙烯的计划内价格和市场价格差价很大,但要想做这个买卖,需要的本金数目也很多。史光荣跟几个朋友商量,想和他们合伙做这个生意。然而,他的朋友们在与家人商量后,不敢做了,一是担心影响工作,万一被单位发现,可能丢掉工作;二是那么多钱,万一赔了怎么办?
史光荣心想,经商是利用业余时间去做,又不影响工作,即使被发现了丢掉工作,正好可以专业经商。即使经商不赚钱,也可以做其他事情,只要肯动脑,肯实干,不愁没饭吃。
说干就干,史光荣四处奔波筹来一大笔资金,在卧里屯收购了20多吨聚乙烯,在市场上卖掉,每吨净赚元,共赚了6万元。年9月,史光荣决心下海吃螃蟹,大干一场。他办理了停薪留职,用40万元创办了自己的外贸公司。这一年,他28岁。
旅馆结缘,生意做到二连浩特
年秋天,史光荣到北京出差,在一个小旅馆的双人间里,结识了也来北京出差的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化工厂采购员小徐。在这里,他们一住半月,很快就熟络了起来。因为同是做业务的,聊天内容自然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史光荣向小徐讲起了他的公司,小徐听后,脱口说道:“认识你很幸运,我们那里有很多业务,需要经销到外省,等我回去帮你留意一下。”
年8月,小徐突然给史光荣写来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史光荣他们公司正在与蒙古国做边境贸易,询问史光荣是否感兴趣。
读完信,史光荣立刻嗅到了商业机遇,直觉告诉他,要想扩大公司,就得把业务做到边境去。于是,史光荣当机立断,决定亲自去考察那里的市场。来到二连浩特,史光荣见到了公司的负责人,这位姓李的负责人告诉史光荣:“我们主要是跟蒙古国做贸易交换的生意,就是用我们的大米、白面来换对方的废铜、废铁。”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说:“这半年来,我们从蒙古换回好多废铜、废铁,就算是当作加工材料,也卖不出去。”二连浩特是个边境城市,当时信息闭塞,交通也不发达,而且与边境城市做生意需要办理通行证等一些复杂的手续,没有人愿意做这种劳神费力的买卖。所以,这些废铜、废铁在这里还真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史光荣听后却很感兴趣,那时他已经做了几年的外贸生意,知道市场上这些“废铜烂铁”很有销路,就问:“你们有多少,我全都要。”
公司负责人很高兴,告诉史光荣他们大概有30吨废铜、废铁,并对他说,可以以每吨元的价格卖给史光荣。史光荣知道,这些废铜、废铁在山西的市场上,一吨是1元,差价巨大。他在心里飞快地盘算了一下,一吨能赚元,30吨能赚13万元。这可是一笔好生意,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史光荣立刻与他们订立了一个口头协议,对他们说:“你们的货,我全部要了。不超过一周,我带着支票过来拉货。”公司负责人很高兴,一口答应了。
一周后,史光荣如约把购买30吨废铜、废铁的支票带来了,他又在二连浩特市雇了三辆解放牌带拖挂汽车,把30吨的废铜、废铁全部装上车拉到了太原。史光荣没有把这些废料卖到回收站,而是拉到太原市的一个铜厂,加工成铜盘球,卖给了河北徐水县一个加工厂。每吨旧钢材,史光荣足足赚了1万元。
年8月之前,史光荣一直在二连浩特做进口贸易生意,他用大米、白面来置换二连浩特从蒙古国换回的废铜、废铁,生意如日中天,越做越大。
图为史光荣参加中蒙投资合作洽谈签约仪式(来源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初涉蒙古,公司血本无归
这样的进口生意做了差不多一年,史光荣心想,与其把差价给了中间的公司,为什么自己不直接与蒙古国对接呢。经过考虑,史光荣决定去蒙古国考察。年,蒙古国刚刚经历了政治的巨变,百废待兴,市场物资全部依靠进口,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考察完市场后,史光荣像以前一样,雷厉风行地做了决定,跟蒙古国的几个客户签订了合同。就在这段时期,史光荣在蒙古国的贸易快速发展,他的个人财富积累也达到了顶峰,然而因为史光荣不懂蒙古语,跟客户签订合同的所有事宜全部听从翻译的,祸患就这样悄悄潜伏下了。
年,史光荣和蒙古国的客户签订了多万元人民币的合同,所换物资全部是铜。这年冬天,史光荣把多万元人民币的货物全部发给了蒙古国的客户,一向合作得不错的客户,却开始不按合同办事,迟迟不交货,史光荣的翻译告诉他说,对方答应过一段时间再发剩下的货物。
当史光荣第三次来到蒙古国催促发货,他才知晓,翻译利用他语言不通,私自从与蒙古国的贸易中提取巨额回扣,导致客户发货不积极,找各种理由拖延,最终,史光荣剩下的万元货物打了水漂。
年,史光荣的公司彻底垮了,从百万富翁沦落到负债几百万元,只在一夕之间,这一年,他42岁。(上)
图为史光荣(右)早年在蒙古(来源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来源:忻州在线·忻州日报实习记者郭浩东
今天上午忻州正式打响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战役
为啥:今天的山西青年报头版让忻州唱了重头戏?
今天山青报整版宣传忻州长征小学获全国文明校园做法!
今天上午忻州市长郑连生讲为忻州何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今天上午忻州30个单位和41名个人被通报表扬
郭浩东忻州日报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