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出游山西盂县梁家寨乡骆驼道村和大汖村

序言

本想参加手机俱乐部举行的国庆假日采风四连环活动,因时间偏差未能随从,只好抽空选择一个没去过的景点骆驼道出游。想象中骆驼道应是一个V字型自然村落,高高低低,层次分明,适合摄影采风。加之朋友介绍,那是一个至今还保留着原始面貌的古村落。带着几分好奇,与手机俱乐部朋友相邀姑娘同学、老师及家长共计17人,自驾三部车前往盂县梁家寨乡骆驼道村采风。

出行时晨雾较浓、而且阴云翻滚,大有下雨的感觉,但也阻档不了我们出行的步伐。七点多在忻阜路汉鼎国际对面路边,预定地点集中后,打开雾灯和双闪,开始了为期一天的金秋旅行。

导航骆驼道

从忻府区曹张上高速,过了五台县以后的第一个高速路口右转顺台盂高速进入盂县境内,明显感到山形由五台的奇峻美变为“屏风”园林美。看到车外山体大小长短不一,绿白相间,滹沱河水时有时无,河面时宽时窄,随山而转,动静有序,美不胜收。出高速后,沿着一条山路上下盘旋,穿行在云山雾海中,常有林鸟成群低飞,与车内亲们的欢声笑语相融,那快乐场面神仙也找不到哈。

开心笑语中,忽然眼前一亮,看到了“骆驼道”,一眼看上去是个L型小村庄,时间正值上午九点,亲们小议决定再往前走走,看看还有什么好景点一并玩了,返回来再上骆驼道也不迟。

续航大汖村

果然发现了距离我们约有30公里的大汖村(字典读pìn,当地人读can,盂县方言chang,chan不分,都读can)广告牌,亲们介绍这个村很有特点,号称山西的小“布达拉宫”,随即锁定前往。沿着新修的只能在弯道内勉强错车的柏油山路盘山而上,位于山坡云端的大汖村便映入眼帘。

史料记载

1、历史由来

据史料记载,大汖村早在北魏时就已存在,距今有多年历史,起初有一个姓马的朝廷大臣,为躲避灾难隐居此山,建起了自己的家园。不知为何后来成了“空村”。到元末明初,有韩家三兄弟从洪洞来到盂县,老大和老二欺负老三,把他赶进深山,让他自生自灭。老三在深山老林寻找安身之所时,发现了这个“无人村”,自此在这里定居安家。由此推断,马姓南方人该是大汖村的缔造者,而这个韩家老三,却成了大汖人的祖先,因为今天的村民都姓韩。

2、大汖四奇

手机网络查看,大汖村有四奇:

一是房舍奇。大汖村是先人们根据中国传统环境的风水理论选吉地建造的,整个村庄群山环绕,围合封闭,附阴抱阳,藏风聚气,东进西收,松柏罩头,清泉绕村,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大汖村的房舍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座石而建,石头垒筑,除了平房还建有二层和三层楼房,所以说盂县大汖村是名副其实的石头村。

二是道路奇。大汖先人就地取材用石板或石头铺成的巷道,石面精细而棱角分明,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人们走在大汖村的山道小巷,会感到它的干净无尘,别有一番情趣。

三是大树奇。大汖村是建在山腰一块巨大整石上的村庄,树木很难生长,然而村口有一棵三个成人也合抱不住树干的大槐树,树龄少说也有五百年,因此大汖村也称“千年古树村”。古树生长在干石山庄,且生命力旺旺,实属出奇哈。

四是石佛奇。传说,早在北魏年间,有个七口之家,沿街乞讨来到大汖村就神奇地消失了,后来发现他们在这里坐化成仙,于是有了七尊“活佛”的说法。大汖村的村民就将这七尊石像尊称为“老人家”,终日以“镇山大王”供奉。更有趣的是,有一尊最大的石佛,在同一天的不同时辰重量差异很大。据说,这尊石像的重量在吃饭前后会相差五六斤。就连现代科学也未能点破这个迷。

亲历大汖

亲们在村口果然被大汖村的建筑特色所吸引,云雾缭绕的民宅,泥墙青瓦高低不一,上家的地面是下家的房檐,纵向呈梯形集中,错落有致,亲们以身边槐树为侧景,以“小布达拉宫”为背景集体合影后,自由组合走进山村,分别拍照,留影纪念。

进入大汖村,确实感受“四奇”非凡。村里青石铺路,干净厚重,带坡弯道、防滑台阶,立体交叉,复式环绕,不时伴有扎在路基挂在墙上的花草小树点缀,确实是摄影爱好者的乐园。民宅全由石条、木头、黄泥、青瓦建成,不说就地取材的建筑成本低,单就建筑风格说也是超前之超前,就是现在也属时尚型结构哈,更主要的是冬暖夏凉,非常适合民居哦。可惜只有十几个老人守护着这个古村庄,面对日益增多的游人,村民并没有收取停车费、门票费等意识,也看不到饭店、便利店等商铺,仍然安心地靠养鸡、养羊、卖核桃为生。

南来北往的游人穿行在村庄各个景点,竞相妩媚媲美,开心无限。亲们有的在其中创意浏览,指点构图,合焦拍片,乐不思蜀,忙得我满身是汗,像是刚蒸了桑那浴,但也没有一点累感;有的照料小孩,准备午餐,甘当后期保障兵;大点的娃儿们奔跑跳跃,相互嬉戏,不思饥渴。

午餐时分,日出云散,不知谁的无人机被挂在半山腰的树枝上,发动机不停地运转,声音由大到小响了好长时间,最终掩埋在山谷游人的嘈杂声中。吃饭的空,亲们也要拍照留影,要么依墙而立,要么端坐斜坡路边,一会儿以骑行游客摩托车为道具,一会儿以农家背篓为道具,直把瞬间的美丽定格为永恒的纪念。

返程骆驼道

吃罢午餐,返回骆驼道途中,亲们在滹沱河小溪边轮流摆拍,不想放过任何一个美景。正像人们说的那样,出来游玩凭得就是一个好心情,看哪哪好,这叫与亲同乐、与景同寿。呵呵~

骆驼道的由来典故

骆驼道村位于阳泉市盂县梁家寨乡,村庄藏于大山之中,挂于半坡之上,背靠骆驼峰椅,眼观人字崖,与大山浑然一体,是一座经典的太行山古村落。因村旁山丘状如骆驼背,村东南有盂县通往五台县的古高脚要道,故名骆驼道。骆驼道村是古代商客的休息驿站。

亮点韵姿

村中精致的传统民居、曲折的石板街巷、古老的石质器具、蜿蜒的骆驼古道,对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真有安营扎寨的奢望。

终年涌动的骆驼泉水,在盂县东部十年九旱的太行山区,极为罕见。

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梁氏宅第,为砖、木、石结构的四合院,建筑面积三百多平方米。这座古院经过四百年的地质灾害至今保存完好,体现了古人非凡的建筑智慧。

采风寻梦

在骆驼道,又看到了存留在小时候记忆中的石磨、风机等农用工具,亲们或围起来或单手握柄,想像着古人的生活情趣舞弄风姿。在一家房顶,亲们极力想把自己容在这座古村落的风光里,加上不知躲避的鸽子一起入镜,本是一张很有灵性的大片,可惜让那鸽子给飞了,或许是去寻飞古今桃园梦境?不管它了,亲们继续抓着夕阳拍片,其乐无群哈……

啰嗦一大堆,也说不清两个村那异曲同工,融为一体的生态美,人居美,功能美,超前美、科技美。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还是让众亲看片悦目养心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ms/11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