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并非一座山,而是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组成,其中五座环抱高峰,峰顶平坦宽阔,“有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山。作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五台山除了有丰富的人文历史佛教文化,还有四季不同的自然风光。五台山的五台不仅存在于宗教世界,更是现实中的徒步胜地,是深受户外爱好者喜爱的徒步天堂。人们习惯把走遍舞台定的徒步称为“大朝台”。
今天我们的行程是大朝台,完成一次大朝台需要两天,我们只有一天的时间大概只能徒步二至三个台。之前来过的驴友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大朝台一天走不完没关系,可以随时撘景区的交通车下山,招手即停,再不济山上的寺庙可以挂单过夜,这让我们觉得很安心。
大部分户外驴友的徒步朝台线路是:鸿门岩--东台望海峰--鸿门岩--法云寺--华北屋脊--北台叶斗峰--澡浴池--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吉祥寺--狮子窝(28公里处,寺庙住宿)-金阁寺(35公里处,大南庄农家院可住宿)-南台牌楼--南台锦绣峰-宽滩村/佛母洞,全程一共五十公里左右,分两天走完。我们只有一天时间,而且已经住在台怀镇了,线路会有所不同。
昨天已经做好了今天的徒步线路规划,我们的线路是:客栈-光明寺-东台-北台,到北台之后视时间和体力的情况决定是继续徒步还是乘车下山。
今天的徒步行程比较长,我们决定早点出发。早晨6点准时从客栈出发,天色已经亮了,太阳还没有出来,晨风吹在脸上带着微微的凉意。
20分钟后到达碧山寺,碧山寺在台怀镇东北2公里处,这时候时间还早,寺院还没开门。碧山寺是闻名海内外的释放禅寺,凡是僧尼、居士在碧山寺食宿全免,寺院绝不逐客。
继续向前十分钟后到达光明寺,从这里开始走的就不是大马路,拐上小路继续前行。
路过一个不错的房车营地,这里比住在台怀镇上安静不少。
看到路边好几个拿着装水桶的村民就知道水神庙到了,附近的村民都来这取水,小庙里有一股清泉不停歇流出。
水神庙旁边就是上山路径,过了水神庙正式登山了,这时候是7点,我们已经走了一个小时了。
上山的路并不难走,刚开始走的很轻松,眼前出现的白塔就像指路的坐标,不时回头看看走过的路,站到高处看下面的光明寺村越来越小,直至慢慢消失在视线中。连续两个小时的爬升已经感觉到有累了。抬头看往上看景色已经发生变化,周围已经是一片高山草场,草地上是悠闲吃草的马儿。
到达这个路标是9:30,慢慢的跟不上在前面带路的伙伴的脚步,山上的风呼呼吹,刚才流的汗已经被吹干,一刻也不敢怠慢,生怕掉队越来越远,终于看到前面寺院的红墙了。
到达东台望海寺是10:00,首先映入眼帘是东台望海寺的牌楼,牌楼左边高高耸立着一块大约两三人高的石头,上面用红字写着“观日出”三字,是五台山的最佳观日出点。
牌楼后是一座高高的见解脱塔,本来想登上佛塔的,但是伙伴们都表示不感兴趣,我因原来就落在他们后面,不敢再过多消耗体力。
望海寺正殿供奉“聪明文殊菩萨”,东西配殿各为三间石窑洞,内供石雕文殊像。
东台望海峰海拔米,望海楼是年在政府的支援下,原址重建的。此楼是专为游客和信众们观日出而建筑的,登上望海楼,极目远望,近可及河北省阜平,远能望见山东省渤海,“登上东台顶,极目到海瀛”,所以得名望海寺。
高高的石阶下来,便进入了寺庙的山门,里面潮湿阴冷,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看到这里的人都披着大棉袄,山上是真的冷。中国佛协前会长赵朴初填词赞曰:“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
看到红房子墙上“挂单处”的牌子,问寺里的人现在可以挂单吗?回答:以前可以,现在因为疫情的影响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