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解读#
关于鲁达为何出家?像他这样的粗莽之人为何还能休得正果?是大家热衷讨论的话题,也是民间争议比较大的话题。水浒中有一百零八个好汉,为何只有鲁达一人能修成正果?
我们可以从鲁达的人生轨迹上进行探寻,佛家核心思想之一是因果,就是说一个人得到的‘果’,是因为他之前种下的‘因’。我们就通过这样一个逻辑展开,为何鲁达要出家?鲁达是怎么跟寺庙结缘的?
行侠仗义的鲁达01鲁达出家的‘因’,喝酒时结缘一位女人
鲁达和史进在潘家酒楼把盏言欢,听到隔壁一个女人哽哽咽咽哭啼,焦躁的鲁达把酒杯往地上一摔,对酒保说道‘我又不少你酒钱,为何有哭声打搅我们兄弟喝酒。’只见酒保回答到:
“官人息怒,小人怎敢叫人哭啼,打搅官人吃酒。这个哭的,是绰酒座儿唱的父子俩人。不知道官人们在此吃酒,一时间自苦了啼哭。”
说完鲁达叫酒保把外面哭啼的父女俩个叫上酒楼,问清缘由,接着就有了拳打镇关西,鲁达因人命案亡命天涯。
逃亡路上鲁达再次遇见金翠莲人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佛祖说过‘若不相欠,怎会相见。’
鲁达的人生就这样改变了,人生拐点就此踏上了修行之路,一个军汉‘提辖’就此种下了佛缘的种子。
从酒保口中,我们得知如下信息:
第一,酒保惧怕鲁达,延伸到这个渭州城认识鲁达的都会怕他。说明鲁达这个军汉横行州里,白吃白喝,吃拿卡要是他的家常便饭,说明了鲁达原本就是个粗鲁的部队军痞。
第二,打搅鲁达喝酒的是一对父女,是酒楼茶坊里卖唱的;他们为何哭啼,是因为镇关西欺负了她。鲁达路见不平一气之下杀了镇关西,丢了乌纱帽,开始了浪迹天涯的流窜犯生活。
命运坎坷的金翠莲人生就是这样,你的每一天,不是结缘善果得到福报,就是结缘恶果得到祸根。鲁达因为救人得到福报,因为救人打死别人得到祸根,这就是鲁达的命,这一切都是鲁达种下的‘因’。
打死了的镇关西成就了鲁达的美名,除恶扬善,行侠仗义。鲁达救下金翠莲父女让鲁达结下了佛缘,救人一命胜过七级浮屠,鲁达就这样与寺庙间接的结缘了。这个‘因’得到的果就是日后金翠莲丈夫,让鲁达在五台山当上了和尚。
命中驳杂的鲁达正因为鲁达救下了金翠莲,鲁达的身份从‘提辖’转变成了‘花和尚’。一个杀人放火的粗鲁军汉,转身变成了阿弥陀佛的大胖和尚,这一切就是鲁达的命。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鲁达的一念救得金翠莲于水火之中,成就了日后的结缘寺庙,修得正果坐化圆寂。
02鲁达出家的‘果’,结缘一个女人的丈夫
当鲁达踏上孤涯之旅,就注定了他的一生将遇上更多跟他有佛缘的人。
上面提到鲁达由于身有命案,一路狂奔,跑了几个州府。自古道‘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
一路逃亡的鲁达遇见史进与林冲鲁达一路下来,跑了半个多月,鞋都磨破了几双,一日到了代州雁门县。在市井热闹的十字路口,鲁达由于不识字,挤在人堆里看热闹,原来是大家都在看一个通缉令捉拿鲁达的榜文。
这时人堆里一个拦腰抱住鲁达,此人正是鲁达在渭州救过的金老汉,‘有缘千里来相会。’鲁达的命数就在这里开始了转折与升华,金老汉一路把鲁达拽到了家里,结缘了赵员外,这个赵员外就是引荐鲁达去五台山当和尚的有缘牵线人。
金老汉遇见救命恩人,肯定是千言万语,好酒好肉相待。鲁达与自己救下的金翠莲丈夫赵员外一连喝了几天酒。时间一长,赵员外家来了个外地大汉,街坊邻里开始起疑。
饥饿难奈的鲁达为了感恩鲁达的救命之恩,赵员外就出了个主意,送鲁达到五台山暂且权宜出家,躲避官府的捉拿。原来五台山的智真长老是赵员外的至交好友,自己祖上积功德在寺里,是本寺的施主檀越。
鲁达与赵员外到了五台山见过方丈,赵员外呈上礼物,对智真长老说道:
“赵某旧有一条愿心,许剃一僧在上刹,度牒词薄都已有了,到今不曾剃得。今有这个表弟,姓鲁名达,军汉出身,因见尘世艰辛,情愿弃俗出家。万望长老收录,慈悲慈悲,看赵某薄面,披剃为僧。一应所用,小子自当准备。烦望长老玉成,幸甚!”
赵员外话里行间吐露了几个信息:
第一,赵员外与五台山关系不一般,祖上积德,要剃度一位僧人到本寺还愿,而且度牒词薄都早已有了。就等这个人出现,这个人就是鲁达,梦里寻他千百度,这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结缘寺庙的鲁达第二,鲁达由于命中佛缘,自己也隐约感觉与寺庙有缘,就答应了剃度五台山出家当和尚。权且有个落脚的地方,暂时可以在红尘中修行,日后也证明了鲁达一路‘杀人放火’就是在修行。
鲁达就因为自己结缘金翠莲一个女人,这个女人结缘赵员外,赵员外结缘五台山智真长老。转了一圈就是鲁达与五台山有缘,这些人就是一根串联的线,把鲁达与五台山给连上了。
修成正果圆寂的鲁达鲁达的慧根也打动了智真长老,一眼就相中鲁达命中驳杂,必成正果。鲁达一生与寺庙的结缘都是他自己种下的‘因’救了金翠莲,鲁达修成正果圆寂就是他福报得到的‘果’。
结语:一个人的结果就是一个人的命运总结,鲁达原来能修成正果,从一个鲁莽军汉变成一个圆寂和尚,他的人生轨迹是老天注定的,也是他命里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