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梁与阎锡山

白山

一、太原重演三结义

歃血为盟三兄弟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家喻户晓,流传千古。20世纪初年,在山西太原,三个年青人在这里又重新演绎了一场“桃园三结义”。

鼓楼街、钟楼街和柳巷,是太原最热闹的地方,人多、店多,生意红火。一位黄姓陕西人就在柳巷开了一家名为“四海店”的客栈,他的侄儿国梁从陕西洋县老家投奔叔叔,充当小伙计。店里还有一名叫张瑜的小伙计,长国梁一岁,二人相处得很融洽。不远处的“裕盛店”最近新来了个小伙计,名叫阎锡山。有一天,阎锡山闲转到“四海店”,他刚一开口,张瑜就听出他也是山西五台县口音,便认了老乡,并转介黄国梁相识。三个年青人年龄相仿,闲来凑到一起,没过多久便成了知己。进而摆了一桌酒席,仿三国时的英雄刘备、关羽、张飞,歃血为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拜为换帖兄弟。三人按出生年月排辈,老大张瑜,老二阎锡山,老三黄国梁。

太原柳巷?民国

张瑜(—)字玉堂,乳名佛来,山西五台县人。7岁丧父,幼读私塾,20世纪初年与阎锡山、黄国梁拜为结义兄弟,为老大。年,三兄弟一同考入山西武备学堂。年一同赴日本,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学习军事。翌年10月加入同盟会,后又成为同盟会内铁血丈夫团成员,受到孙中山器重。年毕业回国,经陆军部考试,三兄弟同列上等,上谕赏给陆军步兵科举人,授予协军校(相当于少尉)的军衔。回到山西后,张瑜任太原督练公所教官。辛亥太原起义时,任新军八十六标管带(相当于营长),率队攻进巡抚衙门。起义成功后,任山西军政府第四标统兼北路军总司令。后随阎锡山北上包头。年,任山西都督府参谋长兼教导团团长。

年病逝于太原,年仅31岁。(一说年逝世)

张瑜故居

阎锡山(—)字百川、伯川,号龙池,乳名万喜子。山西五台县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同盟会员,太原辛亥起义主要组织与领导者之一。民国时期,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省长,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长等。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奉行“中庸哲学”,从辛亥革命开始统治山西38年之久。全国解放前夕去台湾,年5月23日病逝台北,享年77岁。

阎锡山

黄国梁(—)字绍斋,又署少斋。陕西洋县人。山西辛亥起义主要组织与领导者之一,历任山西都督府参谋部长、军政司司长,晋绥军第十二混成旅旅长,北洋政府总统中将参议,晋号锐威将军。曾任晋军兵站总监,兵工厂总办,兵器研究会会长等。新中国成立后,任山西省政协委员。

曾任甲戌邮票会名誉会长,经济委员会常务委员,为甲戌邮票会发展、壮大做出突出贡献,使邮会跻身中国早期三大邮会之列。

年,他以《记晋察冀边区邮票》为题,用千字篇幅记述邮票发行的情况,现成为珍贵文献史料。

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黄国梁

从此,三兄弟更是时常聚叙,谈天论地,说古道今,共同寻找人生之路。有言道:时势造英雄。20世纪初年的中国,给了三兄弟用武的契机。

这里顺便纠正一个讹传。

此前关于三兄弟结拜的记述,兄弟三人顺序是张瑜、黄国梁、阎锡山。这或许与此前黄国梁的出生年多为年有关。实际上黄国梁生于年,结拜兄弟顺序不言自明。另外,黄国梁的逝世时间此前皆为年1月4日,同样是讹误。(本文原创,谢绝转载)

《黄绍斋集藏传奇》精装本,平装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ms/12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