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为什么点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她喜爱

《红楼梦》里有一段宝钗过生日的描写。贾母拿出20两银子给宝钗过15岁生日。这个生日让王熙凤操办得很热闹,又吃酒,又看戏。贾母让宝钗点戏,宝钗知道贾母喜欢热闹,就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不喜欢,嫌太吵。宝钗说这出戏好,然后让宝玉到她身边。宝钗笑道:“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你过来,我告诉你,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得极妙,你何曾知道。”宝玉一听这般好,就凑到宝钗跟前,央求宝钗给他讲解一下。宝钗娓娓道来:“慢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宝玉听后赞叹不已,忍不住手舞足蹈地连连称妙。因为这首词,宝玉悟禅机,埋下了芒鞋破钵随缘化的僧侣生涯。且不说这首词对宝玉的影响。单说说宝钗是否喜欢鲁智深。宝钗欣赏和喜欢的不一定是鲁智深,她喜欢的是《寄生草》表达的思想感情。宝钗是一个冷漠的,无情的人,她不会真心喜欢一个舞台上的人物。在实际生活中,她都非常寡情。因此她不喜欢鲁智深。《寄生草》反映的是鲁智深被迫出家。幸得师傅收留,不过鲁智深由于不遵守清规戒律,喝醉酒后大闹五台山。师傅没办法只好让他去东京大相国寺。人终究要分离,终究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一生纵然无处讨“烟蓑雨笠”,依然可以“卷单行”,天大地大,“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唱词中有一股莫名的悲凉与悲壮。薛宝钗赞赏的是遵守礼法的人,她自己也身体力行。像鲁智深这样的异类,薛宝钗在理智上是不喜欢的。薛宝钗的骨子里和薛蟠一样有一颗不羁的灵魂,她很想像鲁智深一样活出自我。宝钗喜欢的是鲁智深身上的那股一往无前的精神。薛宝钗和鲁智深一样有惊世骇俗的行动鲁智深喝醉酒,打破山门,大闹五台山。看得观众血脉贲张,不由自主的叫好。他们中不乏有人希望自己就是鲁智深,也可以这样任性一回。十二金钗中,薛宝钗为了爱情最勇敢。林黛玉爱宝玉,可是遮遮掩掩,不敢说出心里话。宝玉被打,紫鹃试宝玉后,黛玉都害怕别人怀疑她和宝玉有情愫。赵姨娘来到潇湘馆,黛玉让宝玉赶紧走。黛玉的爱都在心里,不存在于行动中。薛宝钗为了爱情,她非常勇敢,属于行动派。1.宝钗勇敢地向宝玉说出金锁来历。宝钗主动要求看通灵宝玉,然后念出通灵宝玉上面的字,接着几次让莺儿倒茶,提示莺儿配合自己。莺儿马上接话,说姑娘的金锁上面的字和玉上面的字是一对。接下来,宝玉顺理成章地看了金锁,知道了金锁的神奇来历。并且从莺儿要说,宝钗阻止的欲言又止的态度里,感受到金锁和自己的玉有某种联系。不久后,宝玉知道了金玉良缘。2.宝钗在宝玉被打后,欲言又止,娇羞可人,令宝玉心旌摇荡。宝玉被打后,宝钗第一个赶到怡红院送药。其表现,不像姐姐,倒像是情人。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速了,不觉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竟大有深意,忽见她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上面文字中的女孩哪里是端庄典雅如同神像一般的宝姐姐。分明是为小情人担心的痴情女孩。3.宝钗坐在宝玉床前绣鸳鸯肚兜。夏日中午时分,大家都睡午觉了。宝钗来到了怡红院,仙鹤都睡觉了,院子里静悄悄的,丫头都睡着了。宝钗没让人通禀,直接进入宝玉卧室。宝玉穿着红纱衫子睡在床上,袭人坐在旁边给宝玉绣肚兜。袭人一见宝钗很吃惊,说了两句话,袭人就躲出去。宝钗坐在宝玉旁边替宝玉绣鸳鸯。宝玉穿得很单薄,而且睡觉了,宝钗不仅不离开,反而独自坐在宝玉旁边。这个行为真的很大胆,若是被人传出去,宝玉,宝钗的名声都毁了。宝玉说几句话,袭人就吓得胆战心惊,怕宝玉和黛玉有不才之事。如今宝玉独自卧在床上,袭人却放心地让宝姑娘留下来,然后自己抽身走了。袭人不怕宝姑娘和宝玉有什么不才之事,也不怕让有心人说出个不字,毁了二爷的名声,更不怕自己粉身碎骨了。以往恪守妇道的宝钗,一反常态,她不管三七二十一,自顾自的坐在表弟身边。宝钗的这些行为与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一样都属于惊世骇俗。宝钗喜欢鲁智深的勇敢,因而身体力行。宝钗与宝玉喜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侧重点不同宝钗喜欢的是鲁智深追求自我的勇敢。宝钗给宝玉讲《寄生草》是觉得宝玉会喜欢这些辞藻。宝玉喜欢的是《寄生草》表达的哲学思想,为宝玉日后看破红尘打下基础。同样一出戏,对每个人的教育意义不同。宝钗喜欢这出戏,并非喜欢鲁智深,而是欣赏鲁智深的为所欲为,任性而为,不计后果,勇敢无畏的精神。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ms/12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