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民俗》---之油炸麻叶
贾利亭整理
原平麻叶是晋西北著名特产。即便你跑遍晋西北许多县城,吃过神池月饼、五寨烩菜、五台蘑菇、静乐碗托,唯独很少见原平麻叶上市,其真谛只有土生土长的原平人才能品味出来。
原平麻叶手艺大致形成于清末,最著名的要数崞阳镇的麻叶了。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由于战乱等缘故,到建国初期几近失传。随着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这一手艺才找到成长的土壤,九十年代以后逐步成熟并形成一定规模。麻叶曾是百姓生活中奢侈品的代名词。
在原平农村也不是一般时间就能吃到麻叶,必须逢赶集或者庙会,在万人空巷的时候,你就能很轻松寻见卖麻叶的临时小摊。原平麻叶和太原俗称的麻叶不同。太原麻叶就是在油锅中炸出的黄灿灿的油条,长长的,吃起来脆脆的。原平麻叶制作方法比较复杂,必须选用精制面粉、发酵粉和糖稀(糖熬制的调味剂),辅助油、盐、碱、矾等,加水按一定比例配制搅拌成松软面团,用刀切成约半两重的小面块,拉长两根扭两圈,圆圆的,粗细不等,放入油锅中炸到金黄色捞出即可食用。过去用料一般选用晋西北的胡麻油,如今多用色拉油。
原平麻叶与当地风俗紧密相连。每当赶集或逛庙会路过小摊前,摊主总是笑迷迷地热情招呼:“老乡,正宗的崞阳麻叶,先尝后买,不好不要钱。”“来,刚出锅的,给戚人串两串。”朴实的乡下人,过去没有贵重的礼物,登门拜访总会提溜两串麻叶,虽然油乎乎的,但足见其真情至诚。如今麻叶这一传统手艺也成为一些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文责任编辑:仲阁
本平台属于公益平台,致力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