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为忻州市公安局主任科员任五台县高洪口乡瑶芝村第一书记)
用真情办实事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
年8月15日,已经在村任职第一书记期满的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沿着村里的泥泞小路蹒跚而走时,那一个个熟悉的面孔,那一幢幢熟悉的房屋,那一声声熟悉的声音映入我的脑海。
“张书记,你不在我们村当书记啦?我们离不开你呀!”五保户刘大爷问到。
“张书记,今晌午到我们家吃煎山药吧!”周大嫂说。
“张书记,我家院子里种的豆角、西红柿、茄子上来啦,听说你走呀,我给你摘了满满两萝筐,我给你装车上吧!”我连声说:“谢谢、谢谢”,婉言拒绝了乡亲们的的心意,但我的心里哽咽着……这就是我所驻村的村民,多么善良,多么朴实,有你们的支持、帮助,有你们的爱戴、赞许,我这个第一书记没白当,我无愧于第一书记这个光荣称号了。
夜渐渐静下来,村民们陆续在村委会向我告别,我慢慢思考任职二年的时间里,我为村里办了些啥事,村民们为啥这么信任我,我是个好党员吗?我是个好干部吗?我是个好的第一书记吗?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我耳畔,我不由的拿起笔,总结了一下自己。
一、要做好第一书记,首先要明确第一书记责任,放下官架子,当好一个“村民”。
年8月15日,按照省委组织部门的要求,我从忻州市公安局被选派到五台县高洪口乡任第一书记。从繁华的城市到偏僻的农村,从做机关工作到做农村工作,这一系列的变化,让我不知所措,不知从何做起,但我很快清醒地认识到,第一书记是习近平主席、中央、省市的重大战略步署,是党中央加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精准脱贫、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意义非常重大,我们第一书记的责任就是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着力加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维护和谐稳定,为民办事,服务和提升治理水平等五个方面入手,依靠所在村党支部,带领“两委”成员开展工作。其次,要放下官架子,当好一个“村民”,与村民不要产生距离。我们第一书记身处发展稳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要深入群众,不能当官老爷,摆架子,要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自己变身为“村民”。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有的村民问我:张书记是哪里人?我就高兴的回答他们:“我是咱瑶芝村的人啊!”村民们私下就说:“张书记可会说笑哩,们(我的意思,五台方言)待见”。这两年来,村民们从来不把我当外人看。谁家有个头痛脑热的,谁家缺盐少醋的,谁家公婆长媳妇短的,都会在我耳边叨叨,有的还把我让进屋唠唠家常,当然啦,这都是份内之事,我还要入户走访哩。就这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基本把全村的情况就摸清楚了,全村户人家(含16户五保户,41户低保户,有20名党员)的家庭收入情况、房屋结构、劳动能力、孩子上学、在外打工等情况,基本上了如指掌,为下一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打下了扎实基础。
二、要做好第一书记,就要当一个好党员、好干部。
大公无私,团结性、组织性、纪律性,参加组织学习是党员具有的特性,也是第一书记须身体力行的,公道正派,先人后己,克己奉公,履行好党员义务,保持一身正气,严守纪律,不干伤害群众的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本色。在精准识别工作中,有的村民有房有车,但也争着当贫困户,在“两委”会上,我坚持原则,敢唱“红脸”,正正派派,有理有据地把他们从贫困户的名单中“剥离”出来,而这些村民最终还是认可的。当一个好党员,还要严守纪律,带头执行“八项规定”,带头遵守廉洁纪律,无论是乡里开会,还是村里开会,我从来不请假,按时到会,无一例外。尤其在村里开支部会或“两委”会,我首先到会,在我的带头下,全村20名党员全部能到会,有个别外出打工的党员接到通知后,也要回村参加组织学习,组织活动。当一个好干部,就要按照好干部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清正廉洁,这是新时期为好干部确立的标准,我认为,在村里当好第一书记,首先要有民主作风,广泛征求各支委的意见,要调动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二要协调好关系,将“两委”人员紧密团结在一起,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我在村任职第一书记的两年中,老书记,老村长,老党员们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村干部加班加点工作,不喊苦,不叫累,80岁以上的两位老党员积极为村里出谋划策,这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图为高洪口乡瑶芝村“第一书记”张军慰问村里五保户
三、要做好第一书记,就要用真情办实事。
爱护村里人,就像爱护自己家里人一样,带着感情去帮扶,带着爱心去谋事,一点一滴积累,积小山成大山,积小林成森林,以自己的爱心唤起他们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在走访摸底调查中,我发现村里老人们腿脚不灵便,走路扶着墙走,拐弯靠着墙拐,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之后,我协调市县残联部门,为村里争取回70根拐杖,两部轮椅,一一发给需要的老人们。现在老人们拄着拐杖,逢人便说,张书记来村里可给我们办了件好事、实事,我们都记着他的好咧。
办实事要抓住主要矛盾来解决,年10月,我了解到村里的大桥北端桥面狭窄,村民在这里出了好几起交通事故,许多村民建议我争取资金拓宽桥面,排除隐患,我认为这是一项急需解决的事情。于是,我和村“两委”一班人写申请,打报告,争取“一事一议”资金,于10月初动工,月底竣工,把这项惠民的事办成功了。现在,我所驻村的村民再不用担心桥上出事故了。为民办实事,谋好事,才能得到群众支持,受到群众欢迎,不好高骛远,不急功近利,不贪图显绩,真正把群众的事谋成办好,不大包大揽,一户一户制定产业脱贫措施,让老百姓真脱贫,脱真贫,这就是我在村工作的基本原则。
两年来,我为村里办了不少实事好事,老百姓认可我,我也感到由衷的高兴。天已渐渐亮起来,我背起行囊,悄然走出村委会,离开了爱我的乡亲们。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五台惠生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