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曾说:“如果你的心灵足够丰富,即使身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仍能自得其乐。如果你的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最悲惨的灾难,你仍能自强不息。这是一笔任何外力都夺不走的财富,你可以借之安身立命。”
赴五台台城镇社会实践就是这样一场关于心灵的修行,在各种各样的实际体验中了解五台的风土人情,通过实地考察、询问、总结找到致贫的因素,利用专业知识助力农村精准扶贫。我们实实在在地走进农村,在路上“抓住”爷爷奶奶问他们家的生活状态,听着难懂的方言,仔细的记录下每一个细节。我们期望着在这短短的十天内走遍台城镇的大街小巷,了解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台城镇作为一个微观视角深入开展五台县精准扶贫工作。
阳光好青春行
六点多的台城镇杨柳依依,炊烟袅袅,走上几里地去操场跑步、早起锻炼的老人、准备中考体育的学生、打篮球的、快走的、跳广场舞的阿姨,整个操场上弥漫着青春阳光的气息。
正值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年纪,最难得的是能在这“三下乡”单调乏味的农村环境中,学会接受,找到兴趣所在,在不断的经历中成长、丰富自己的心灵,未来走进社会这个大熔炉才能不改初心,砥砺前行。三下乡不仅是要学会吃苦,更重于在小环境中寻找大的格局,培养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能力。我们在这样简单的时光里感受着,体验着,不断成长着。
走马岭下乡情
走马岭村属城乡结合部,现有村民户,口人,人均纯收入元,耕地面积0亩,全部为旱地,以种植业为主,主导产业为玉米。近年来,为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送水入户达98%,硬化街道1.5公里,建小学一座,填沟地两条,各主干街道全部亮化。同时积极鼓励发展畜牧业,现有猪场3座,养猪头。
在社会实践第七天,我们选择来到这座小村庄对村民进行访问,在同村民的交谈中了解村庄总体的生活水平,村口有一家玉米厂负责全村玉米售卖,除此之外每月80元的养老金、逢年过节元的补助或者土地流转的补贴是他们主要的生活来源。“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脱贫明白卡”是当地实现精准扶贫的手段,环境相比右玉来讲差距很大,所以依赖旅游资源带动经济的发展可能性很小,要想完成年全面脱贫,五台县人民政府领导干部们还任重道远。
在同爷爷奶奶交谈过程中,我们不仅是社会调研的大学生,更是深深关切他们吃饱穿暖的孩子,我们尽量多地给他们温暖,即使是在这炎热的夏天。在每一段路上遇到的人总会教给你些关于成长的东西,实践队伍的小伙伴们大多是学弟学妹,但我能够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登山的坎途中鼓励给你一只手,在没有工作任务的时间想出好的点子让我们充实起来,让社会实践的旅程更有意义。同样地,在与这些老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更多地学会了关心他人、耐心倾听。
小角落,大五台
七天的社会调查与体验,足够我们对台城镇当地的贫困形成一个较浅的大概的认识,玉米、土豆、面条是当地人民的主食,肉菜一年也难得吃上几次。那么依山而傍、近水而生的五台县作为山西省扶贫攻坚的一个主战场,该如何源源不断地注入青年人的力量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呢?该如何以青年的知识、胆识、见识助力五台县精准扶贫工作,促进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对现实提出了要求。脱贫攻坚工作应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在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道路。立足镇乡村扶贫工作,打好五台县未来脱贫攻坚战,道阻且长,任重道远。
“这世上,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五台县的贫穷只是中国贫困问题的一个缩影,先富带动后富,领导干部动员群众,贫困帮扶的策略还有待完善。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作为将内化为他们的思想,外化在实际体验中,成为记忆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我们大学生必须以青春的心态,以更宽的眼界去奋进,担负起我们的使命,才能不负韶华,未来可期。
李晓燕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