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古建筑写到了五台山台外的佛光寺东大殿,重建于唐大中十一年,是保存非常完好的一座唐代木构建筑。而在离佛光寺不远的地方,竟然还有一座比它更为古老的寺庙,这就是南禅寺。
南禅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西南的阳白乡李家庄附近的阳白沟小银河的北岸(像读绕口令一样的有意思),确实这个地方也是很偏远,沿路看不到什么游人,不,是没有游人。南禅寺就坐落在一个小坡上,也就是这样的地方才能使它保存下来吧。
(路上风景,哈哈,并没有南禅寺)
从佛光寺出来,路过豆村买了个西瓜??,开车没多久就到达南禅寺,现在GPS也可以比较容易的定位了。到了寺门口,大家先当了一回吃瓜群众。
假装此处有图.jpg
南禅寺这个神奇的小庙,现在是属于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庙里的大殿为唐代木构,其余的有明清建筑,边殿改为了管理室,小院子花花草草美滴很。
(工作人员在翻看胡导带去的LonelyPlanet)
要门票吗?不要!登记就好!
有讲解吗?没有,你们不是有书吗?自己看!
仔细看,工作人员也在吃瓜!
胡导当时肯定想问:西瓜可以免费吃吗?
工作人员肯定会回答他:不是门口刚吃好了吗????
(边殿管理处的小花园)
言归正传,南禅寺大殿是中国现存最为古老的一座木构建筑,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年),大殿梁上有题字记录时间,距今多年的历史,比佛光寺东大殿早了75年,大殿重建的时代,距离安史之乱尚不到三十年,并且南禅寺大殿在武宗灭佛时期幸免于难。于是这座村级小庙,可以说是现存最接近盛唐时期的木构建筑。在年,南禅寺与佛光寺一起,成为了我国的第一批国保。
(这么一座大殿,就是国宝)
南禅寺大殿为单檐灰瓦歇山顶,殿顶是全国现存古建筑中最为平缓的一座,唐风浓郁。大殿面宽进深各三间,12根檐柱无柱础,大殿几乎成正方形,殿内没有天花板,也没有金柱,殿内空间更显高大宽敞。
(平缓的歇山顶)
(图片来自穷游er
甜甜圈)大殿四周墙身不负载重量,只起隔挡的作用。屋顶重量主要是通过梁架由檐墙上的柱子支撑。四周各柱,柱头微向内倾,四根角柱稍高,与层层迭架、层层伸出的斗拱构成“升起”,使得大殿的屋檐出檐深远而不低暗。
(儿子上镜比大小)
(转角斗拱)
(柱上的卡口,有说是以前可能有抱厦,连接在前檐柱上)
外观图可以看到,南禅寺的大殿只有柱头斗拱,而无补间斗拱,颇显疏朗。柱头斗拱为双抄单拱偷心造,无昂且梁做耍头。无普拍枋,这是我国唐代建筑固有的特点。
整个大殿结构简练,四椽栿即大梁直接搭在前后檐柱两端上伸到檐外砍制成二跳华拱,梁上复施梁一层缴背伸出砍制做耍头。
---------------------------------
南禅寺大殿虽然不算大,殿内却有17尊唐代的塑像,塑像古朴艳丽,尊卑有序,各尽其职,保存十分完整,尽管部分曾在元代进行过重新妆绘,但无论是轮廓、相貌,还是衣饰、手法,都保留着唐代的特征。
8过,南禅寺管理十分“森严”,管理员直接坐在门槛上,贴身看护,绝对不允许拍照,并且在不大的殿堂内还为塑像们装上了铁栏杆。
(白衣服的工作人员,坐在门口守着大家)
(两小只是跑去量基座高度的)
以下的所有殿内图片均来自网络,部分转载图可见水印
(正中释迦牟尼佛)
(两侧弟子阿难和迦叶,胁侍菩萨左右而立)
(外侧是骑狮坐象的文殊普贤菩萨)
(须弥座的砖雕,释迦牟尼塑像胸口有修补痕迹)
(骑狮的文殊菩萨,注意地上的木桩)
(图片来自穷游er
甜甜圈)(坐象的普贤菩萨)
(图片来自穷游er
甜甜圈)(天王)
(天王)
这些塑像既宁静庄严,又颇具动感,人物形象丰满而具有生命力,展现出了属于中晚唐佛教造像「人物丰浓、肌胜于骨」的典型特征。南禅寺唐塑与五台山佛光寺、敦煌莫高窟、晋城古青莲寺后殿的彩塑等一起,构成中国仅存的唐代彩塑。(哇哈哈,我们竟然都看到了)
在第一张图上,莲座上摆着两个“禁止拍照”的告示牌,其实,这两个莲座上本来有两尊供养菩萨,可惜在年11月24日晚南禅寺被盗,大殿里的唐代佛像被当胸挖开,腹内宝物被偷走,文殊菩萨的后背也被掏开,其余几尊塑像同样受到破坏。唐代特有的两尊最美丽的“似宫娃”供养菩萨被锯断劫走,狮童塑像也从脚跟处被掰断劫走(上图的木桩)。
(图中红圈的三座塑像被盗走,至今没有追回)
(两侧最外还各有一尊天王像,共17尊唐塑)
(文殊菩萨后背被挖开)
(被盗走的供养菩萨)
被盗一次以后,居然又被盗了第二次.......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南禅寺要装上铁栏杆并且贴身看护的原因了。(好像佛光寺东大殿也装了栏杆......)
(年被盗走的唐代小石塔)
南禅寺大殿经过年落架大修,仅大殿前后柱子和斗拱为大修前原物。大殿歇山顶山顶上的檩条,椽子,连出檐都进行了置换,不是大修前的原物。而正脊两端的大吻是当时派人到西安等地考察后按照唐代样式为南禅寺专门制作的,也并非原物。大修好像还拆掉了平梁上的蜀柱,保留了人字叉手,因为专家觉得唐代不该有蜀柱......至于为什么,咱也不敢问。
(红圈里的纵向蜀柱被拆除了,图片来源见水印)
(屋顶的大鸱尾)
南禅寺是可以静下来慢慢欣赏建筑和雕塑的好地方,我们去的时候,除了工作人员就只有我们一行六个人,恩,还有几条庙里的小黑狗。不管我们是参观,休息,聊天还是记录,庙里的其中一只小黑狗一直跟着我们,很照顾远道而来的客人。
(左边这位红衣服的小童鞋,做笔记怎么做得如此抓狂?)
这只小黑狗一直陪伴我们结束参观,等待我们庙前合影,大家忍不住拿出火腿肠招待它,谁知它过于热情,导致胡导最后挺身而出,使出浑身解数将最后一截火腿肠丢出老远,其他人迅速上车,落荒而逃。
(小黑特写)
佛光寺东大殿与南禅寺大殿,一大一小,相距不过五十公里,时隔仅仅75年;佛光寺重建有长安的官家背景,而南禅寺只是一座乡野小庙;南禅寺大殿曾经落架大修,但东大殿建筑完全保持了原状;东大殿唐塑超过30多尊,在民国时期被重新上色修正;南禅寺大殿虽小却拥有17尊唐塑,尽管元代被重新上色,但是显得更加古朴。两座大殿各有特色,一座非凡大气,一座小巧灵动,都非常值得去看看。
我国现存的唐代木构建筑有四座(一说为三座半),这四座均在山西境内,除了之前说过的佛光寺东大殿,本次说到的南禅寺大殿,还有芮城县广仁王庙和平顺县的天台庵,去年暑假我们正好都去了,至于为什么会是三座半,后面会陆续写到,嘿嘿!
感谢您耐心的读完本文,因为南禅寺大殿真的就这么一座大殿了,殿内完全不允许拍照,所以本次照片有点吃紧,网络照片也略显凌乱,请多包涵。
文末要感谢我们西行小分队的各位,特别是超级摄影师Robin同学~
活到老学到老的Robin同学连名字都改了.......
BTW,梁林二位先生在年考察佛光寺以后因为卢沟桥事变爆发,匆匆赶回北京,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错过了南禅寺,没有见到这座比佛光寺更早的唐建。
本文有参考部分网络资料和百度百科。
恩琳M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