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
对
文
学第39期(总第期)
小店·母亲节
文/张凤琴
小店不大,可以容纳你,我,他(她);小店没有特色,“效仿”了国医精粹,饱尝寒热温凉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小店名声不响,墙上几面锦旗似乎肯定了我们的努力工作,传递了患者的感激之情。他们为健康,我为生存,无需喊冠冕堂皇的口号!
曾经的“公职人员”,“白衣天使”,旱涝保收安于现状,庸庸碌碌不求上进,所学专业半途而废,浑浑噩噩的几个春秋,一觉醒来,硬性的执业资格证拒我于千里之外。愧对了一袭白衣!“书到用时方恨少”,“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形容我此时的处境最为合适。没有资格去选择工作,试图求捷径到达成功的彼岸,所以有了今天的小店,籍以渡过尴尬年龄的小店,活在现实中,不敢太声张。
从事了才知道与之前的从医之道大相径庭,绿领的白大褂点缀了附加成分。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更重要是销售,引导,维护这些生疏的术语。根深蒂固对专业的执着进入不了角色,无奈面对工作对自己是一种煎熬!年轻时的荒废必然今天来买单。“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不善言辞的我干着与人沟通的工作,喜欢独处的我周旋于人际关系,说着言不由衷的话,编织的笑容刻在眉宇间。自命清高的我折腰端茶倒水,穿鞋脱袜。面对患者的质疑不厌其烦地解释,给予周全的服务。上帝众多,唯我孙子!在另一个城市演绎着我的落魄,就为这碎银几两,淡了亲情,搁浅了文字。
这天,一如既往,患者陆续的来,又陆续的走。一阵焦头烂额的忙碌后,在门厅与胡姐稍作休息。
闲聊间,一只燕子飞进门厅,我和胡姐很兴奋,异口同声:“看,燕子,燕子。”话音未落,燕子在门厅盘旋一圈又倏忽飞出去。神一样出现,风一样消失,短暂的停留,她要告诉我们什么呢?都说燕子不入苦寒屋,一种俗的念想:她一定告诉我们生意兴隆。这黑色的精灵,春的使者,“谁家新燕啄春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诗句油然而生。虽已立夏,人间芬芳四月天,沙尘暴,阴郁天粉墨登场,始料未及也在预想之中,犹感春寒料峭,晋北的温暖姗姗来迟。说话间,这只燕子又第二次飞进门厅,掠过我的头顶,盘旋一圈又倏忽飞出去,神一样出现,风一样消失。燕子是有灵性的,好像要跟我说什么。燕子,你若懂我,请给春天捎句话:我眷恋春天的和煦和对万物的感恩;你若懂我,请告诉我疏忽了什么?心沉淀了片刻,恍然大悟,昨天是母亲节,我竟然忘了!涓涓母爱溢出,丝丝酸楚泛滥,任凭谴责涌上心头……母亲年已八十,操劳了一辈子还在发挥余热。为我付出,接送孩子,买菜做饭,在背后苍老的双手努力托举着我。早晨厨房里的窸窸窣窣,允许我被窝里慵懒,挤出了读文章的时间。起床的一杯水,一进家门变着花样的妈妈饭成了理所当然。年已半百的我,被父母的爱一直包围着,而我真正成了长不大的孩子,只知索取而不懂感恩。快节奏的生活,日复一日枯燥的工作,对陌生人小心翼翼恭恭敬敬,唯独淡了我的父母……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对于父母,我又回报了什么?年少时上学,中年又忙于家庭工作,一直追寻所谓的“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总觉来日方长,而不知时间残酷;总觉父母一如既往的硬朗,永远不会老。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还有多少等待?还有多少真正的陪伴?有几次耐心的倾听?总是嫌母亲在工作时间打电话,嫌她絮絮叨叨。真正应了那句:人往往在拥有的时候不觉得珍惜。父母在,我依然是父母手心里的宝;父母在,心有枝可栖。世上最大的荣誉,最高的地位,最多的财富都不如父母陪在身边;世上最深情的声音是母亲的呼唤。倾世间所有笔墨都写不尽的母爱。“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中午下班,直奔花店,买了一捧康乃馨,一捧属于母亲的花。本想着母亲会说贵呀,浪费呀之类的话,可一进家门,厨房忙碌的母亲擦了擦沾满油渍的手,接过花捧在怀里喜出望外:这花才好看哩!如同抱着当年的儿女。雨果说:“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母亲与花对视着,看不够,爱不够,掩藏不住的喜悦在嘴角上扬,跟这捧康乃馨一起灿烂。这捧花是母亲这辈子第一次收到的花,虽然是迟到的母亲节,但母亲欣慰。有母亲的陪伴,每天都是母亲节!
真想逃离小店,冲出羁绊,陪陪父母……
张凤琴部分作品荐读★“绝对文学杯”有奖征文27号作品《父亲八十岁生日》★“绝对文学杯”有奖征文55号作品《旺火随想》★姥娘家门前老杏树★又见候马★一杯清茶读心语作者简介张凤琴,女,年生,山西省五台县人,文学爱好者,学生时代曾在《忻州报》发表过作品。
《绝对文学》征稿函
一、推文时间:原则上每周一三五推发作品,如遇重大节假日或平台重要活动,随时调整推出时间。二、栏目设置:平台开设: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文学评论等栏目。三、投稿要求:1、本平台不讲关系,以质取稿,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所有来稿文责自负(投稿作者务必添加主编)。2、因人手有限,本平台概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3、投稿15天内未刊发或未接到用稿通知,稿件可另行处理。4、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未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