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3年前之前,我读到了一篇文章,介绍的是梁思成与林徽因发现五台山佛光寺的故事,作为国内仅存的三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之一,五台山大佛光寺一直是我心中值得朝圣的地方,前几日与好友相约一起前往,身临其境,仿若梦回大唐,震撼的感动不已,作此游记,与您一同分享这千年前盛世的荣光。
上个世纪,日本出版过一本《中国建筑史》,书里非常耿直的说:
唐及唐代的木结构建筑在中国不存在,只有在日本京都才有。
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梁思成,但是至少在当时,这句话就是事实。
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时,他的教授曾经问到他中国的古建筑,梁思成一脸茫然无法回答。
▲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
在中国古代,建筑根本谈不上是一门艺术,更不用说建筑史了。
但是怎么找?
中国幅员辽阔,地广人稀,那些濒临绝迹的古建筑可能藏在荒野里,藏在山沟里,资料记载有限,人力物力缺乏,实在是太难了。
年,梁思成出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正式开始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也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古建筑之旅。
法国汉学家保罗伯希和(PaulPelliot)在中国西部考察后所着的《敦煌石窟图录》(LesgrottesdeTouen-houang)。书中披露了敦煌第61号洞窟两张唐代壁画。壁画不仅描绘了中国北方最着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全景,还指出了每座庙宇的名字,其中一处名为佛光寺的古刹尤其引人注目。梁林夫妇马上于北平图书馆查阅《清凉山(五台山)志》和《佛祖统计》等相关志书,终于找到了有关佛光寺的记载。据史料披露,佛光寺号称五百里清凉山脉颇负盛名的大寺之一,首创于北魏时期,唐武宗灭佛时该寺被毁。12年后,随着李唐王朝佛教政策回暖,逃亡的该寺僧人愿诚法师卷土重来,再度募资重建并恢复了原有规模。从此,佛光寺作为五台山最具影响的重要宝寺之一,伴着绵延不绝的香火延续了多年。
▲《敦煌石窟图录---五台山图》
从史料所示地理位置可知,佛光寺并不在五台山的中心——台怀这一地区,而是地处南台外围的僻野之乡,此处并非世俗的“名胜之地”,或可有原物保存至今。根据这一推断,梁思成夫妇会同中国营造学社莫宗江、纪玉堂两位助手,于这年6月下旬开始了注定要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留下光辉一页的大唐古迹发现之旅。
年6月26日,梁思成一行终于在雇了骡子以后到达了台怀镇西南60多公里的豆村。
进到寺里,梁思成团队惊呆了。
他的日记里写道:
高大的殿门顿时就给我们打开了,里面有七跨,在昏暗中显得更加辉煌无比。在一个很大的平台上,有一尊菩萨的坐像,他的侍者们环他而立,犹如一坐仙林。
梁思成确定的是,佛光寺是一座比他以前看到的建筑更为古老的建筑。
这里的斗拱柱础都明明白白地告诉他,这是唐代的建筑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东大殿前的楼梯陡峭异常,几乎呈90度垂直,仿若天梯,让人不得不谨小慎微,弯腰工步匍匐攀登,足以彰显佛祖之威仪与信徒虔诚。
▲东大殿外观
▲佛光寺大殿梁下“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的题词依然清晰可辨。”
林徽因走到大殿外的石经幢上,因为她记得,石经幢上好像有相同的名字。
果然,有一句话这样写道: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这和大梁上的题字相互吻合,同时石经幢上写的纪年是唐大中十一年,公元年,距发现之日年,建造年代有了确切的证据。
↑林徽因测量石经幢的照片
当年林徽因测量的经幢,现在依然矗立在佛光寺内。
东大殿前的石经幢,趴兽底座精美异常
▲东大殿内唐代雕塑
在这门板的后面,发现了唐人的墨迹题词,可见眼前触摸的这块木门,来自千年前的大唐,一时仿若穿越。
东大殿外视野开阔,群山包裹,云雾缭绕,恰逢那天下雨,举目远眺,仿若云海之流瀑,观之无限畅怀。
除了唐代的东大殿外,佛光寺先还保存有金代的建筑-----文殊殿。
文殊殿为金天会十五年(年)建。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悬山顶。殿前面三间开板门,稍间安直棂窗,背面明问亦设板门一口,店内现存有金代文书菩萨雕塑一组,神态安然,威严自立。
为扩大殿内空间,文殊殿在结构上采取特殊的减柱法,构成了类似今时的“人字柁架”,为我国古建筑中罕见。
▲文殊殿内金代雕塑
众多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的艺术作品汇集在一座寺庙里,而且同时被发现,那段时间,成了梁思成和林徽因最高兴的时光。
梁思成日记里写道:
这是我们这些年的搜寻中所又遇到的唯一唐代木建筑,不仅如此,在这同一座大殿里,我们找到了唐朝的绘画、唐朝的书法、唐朝的雕塑和唐朝的建筑。它们是稀世之珍,但加在一起它们就是独一无二的。
▲梁思成手绘佛光寺建筑图
临走的时候,林徽因面对宁公遇塑像沉默了很久,对梁思成说:我真想在这里也为自己塑一尊像,让林徽因这位女弟子永远陪伴这位虔诚的唐代大德仕女在这儿盘腿坐年。
↑林徽因和宁公遇雕塑合照
回程的路上,我们途径太原,在山西省博物院内,惊喜的发现了出土于五台山佛光寺的数十尊精美的石雕造像,这些造像也许是唐武宗会昌法难时被埋入地下,而千年后的破土而出,仿若一抹佛光,令我们由衷感叹佛光寺的无尽魅力。
白石雕迦叶立像
唐代(公元-年)
山西省五台山佛光寺征集
白石雕阿难立像
唐代(公元-年)
山西省五台山佛光寺征集
白石雕力士像
唐代(公元-年)
山西省五台山佛光寺征集
白石彩绘文殊骑狮像
唐代(公元-年)
山西省五台山佛光寺征集
白石雕菩萨像
唐代(公元-年)
山西省五台山佛光寺征集
彩绘菩萨立像
北齐公元-年
山西省五台山佛光寺征集
白石雕金刚像
唐代(公元-年)
山西省五台山佛光寺征集
白石雕佛祖像
唐代(公元-年)
山西省五台山佛光寺征集
在佛光寺巨大的屋檐下下,我们合了一张影,脚踩在沧桑的石阶,抬头是千年前的斗拱,触摸着大唐的木门,想着沧海桑田的变换。
时光是最宝贵的。
梦回大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