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联系本平台小编或在文末留言
()
相关链接:
1、系列一:河南卫辉市民国总统徐世昌家祠——庙宇宏大,建筑巍峨,古朴壮观!
2、系列二: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乌石徐氏宗祠——庄严肃穆、明敞光亮、气宇轩昂
3、系列三:安徽省萧县横山堂徐氏宗祠——历史悠久、古朴大方!
4、系列四:山东省东平县鄣城徐氏宗祠——历史悠久古朴典雅
5、系列五:松石徐公祠——新葺宗祠昭四海重安栗主续千秋
6、系列六:浙江兰溪樟林徐氏花厅——天地人和,禅意清浅
系列七
山西五台徐氏宗祠
——祠宇尊崇声灵赫濯
五台徐氏宗祠为晋北最大的徐家宗祠,也是忻州地区现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中的艺术明珠和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如今在帮助族人缅怀先祖、激励后人、团结协作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宗祠位于大建安村关帝庙西约米处,占地2.5亩,房屋建筑属明清结构。现为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
宗祠始建于年2月,年3月告竣。初建时,有江、浙、天津及山西能工巧匠参与,故从现存建筑风貌来看,既有南派艺人石木精雕之作品,又有北派工匠雄浑之大木构架,兼有山西派彩绘之特色。
祠中轴一线,坐北朝南,从南往北走,一进三院,东西对称延伸。首院宗祠大门上悬“徐氏宗祠”大字牌匾。三间过厅屋顶为传统五脊六兽,前后出檐,南北对称,山柱出蹬露半,明柱一纹到顶,坤石护槛,朱红大门,雀替券口,精细雕刻,明暗枤龙口吞云,瓜万拱施以万斧,立卧槛石缘重彩,硬变龙赤金粘粘,取生命之原色,寓中华之图腾,其屋脊浑然一体,屋面之和缓毓秀,足见北方建筑之雄建,南方工匠之纤巧,南北工匠珠联璧合,方有今建筑以享世人。
大门内外两侧陈列着不同时期的碑刻:有“光绪六年五台徐氏修墓碑记”“年重修祖墓”“始祖碑碑记”“维修家庙碑记”“建祠70周年大庆功德碑”“年家训碑文”。正门两边分别摆放十五世徐继畬、十九世徐向前画像和简历。石狮西面立有徐氏宗祠简介。正门一线左右厢房碹门匾上各有书本砖雕图案,分别刻有繁体阳文“耕读”“传家”。院内还立有十四通万元楷模碑和建祠80周年大庆功德碑。
首院过街影壁(隔道大照壁)与宗祠大门南北相对。长9.4米,高6.7米,全部为砖瓦结构,高大雄伟。砖刻阳雕椽檐,磨砖丝缝、砖椽砖飞。九脊十兽塑顶,脊兽部分,兽须火焰,朝天宝叉,全为铁饰。里外壁面四角砖镂琴棋书画,福禄寿禧,昂咀分草龙枫拱,并有官缘,中有彩绘鱼跃龙门。整体坚固美观大方,可见施工之精细和用心,真可谓之巧夺天工。
首院牌楼以宗祠南北中轴线东西对称,为二柱式九踩牌坊式木雕结构,坤石抱柱,前后戗杆,坤石刀斧之精细,构架木作之神工,实为清式营造之样板。牌坊走马,都立有牌匾,内外都有字,东侧门外门板上劲书木刻阳文“报本”内书“追远”四字,西侧门则反之,四个大字笔力遒劲、飘逸,皆为当时省政府教谕柯璜的手迹。院中心北向,朝天竖立两斗旗杆擎天拔地,杆分三截,斗分二裁,杆顶琉璃宝顶抹头,斗口四面铁旗护纛。旗杆与正门台下一对雌雄石狮虎踞左右对峙,石狮一改常见的勾头式样,狮头狮身均与建筑轴线平行,不取勾头石狮之憨态,但见镇宅之物的神韵。可见设计者之苦心,雕凿者之神技。并在院四角植古柏四株以显清雅。
二院东西厢房房各三间,红栏绿门,窗棂雕图案精致,面檐彩画别致,乃祠庙之罕见,为办公迎客之用,东西两侧各开小门通向围墙院,沟通四方,其间设卫生间、水管以及厨房等备用设施。
通往正院的是二柱冲天牌楼,翼角冲天,拱斗玲珑,蚂蚱头全部雕成云头状,昂咀作为靴头昂,仔角梁下雕有草龙托起,既增加梁的抗压力又增添了建筑物的秀美。门口抱柱坤石,石鼓对称,其雕作之精美又优于大门坤石,左右石顶,小石狮相互呼应,其憨态活泼,逗人心旋。石鼓面上左右各雕有“二仙传道”“仙人指路”,寓意深刻,令人叫绝。可见当时设计人员之用心,匠作人员之神技,二者心艺相通,方有此一建筑,实可谓一座不可多得的清式建筑物。
迈入正院,宗祠正殿一排座落,巍峨庄严,属联排古建筑。中间高凸两边稍低,是徐氏子孙供奉始祖和列宗神龛的地方,也是宗祠建筑群落中最高大辉煌的一处建筑物。
正厅门悬匾“祖德宗功”,四个大字笔力虬劲、厚重,在两侧所植高峻古柏的掩映下更显得古朴雄浑、庄重肃穆。与正门门匾“徐氏宗祠”,均为当时书法大家赵昌燮所书,上世纪50、60年代被毁,现为后人所书。厅前旁开两红彩圆柱悬挂拱形黑底金字木刻楹联:“祠宇尊崇缉缉螽斯食先德,声灵赫濯绵绵瓜瓞启后昆”,为族人二股十七世徐宝瑞亲笔所书。
中间前起抱厦三楹,均为落地隔扇大门,东西四间为半截木装修,其大门为小角棂花扇、东西四间为步步紧棂子嵌窗花,其作工精细也为世所少有,正殿屋顶木质结构,均为硬山五脊,古瓦盖顶,脊瓴蛟龙高卧,飞檐翘起,勾心斗角,世人所怪者,凸显庙貌之尊严。正殿前面所代抱厦厅,实是整个建筑的艺术精华,抱厦顶部为卷棚带翼角歇山结构,大木构架雄浑,雕刻部分精华,又是一处南北方工匠紧密配合的艺术典范。其明暗枤头,雕成四象飞龙,云头变龙,其鬼斧神工,令后人为之啧舌,特别是檐下木制横波十七幅挂落,山灵水秀,花鲜鸟鸣一派生机,更是令人目不接暇,主间木刻屏风上,中雕南极仙翁,两侧为八仙捧寿,次间为动物花鸟,所雕人物、鸟兽,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实是国内建筑少有的艺术珍品。
进入正殿,正中陈列五台徐氏始祖至五世先祖神位,两侧分别悬挂中华徐氏先祖若木公和徐偃王画像,以及五台徐氏家族当中彪炳史册、名垂千古的几位先祖:徐继畬、徐一清、徐一鉴、徐向前的照片和简介,以供族人祭拜。正墙左边有“五台徐氏革命烈士英名录”。右边还挂有二股十八世志民制作的二股一支家谱。
首山墙,悬挂有十五世徐继畬和十九世徐向前照片、生平介绍、称颂其奇功伟绩的文字以及后辈所书楹联。下方为十九世徐一敬女儿徐竹青和其夫阎锡山照片及生平介绍文字等悬挂于此。
右首山墙,贴有二股十五世徐继畬生平介绍及大股二十世徐士珙抗战延安和毛泽东主席合影。侧面各立石碑三通,所志五台徐氏祖源及百川公后十股传人捐款功德注文并有阴刻徐族人创修宗祠记碑文,背后有发起人、总管、总监、募捐、泥木工等(原立于宗祠大门屋檐下,还悬挂徐氏十股传人功德木制大匾,上书进士、秀才等各种功名,左右立石碑注文注明。后来木制匾额毁坏,石碑移入正殿大厅)。
正殿内还存放有许多古代兵器和“迴避”“肃静”等开路木制仪仗牌,这些物品象征了旧时徐家的不凡身份。其中最显赫的是清同治皇帝所赐封特大功勋臣子徐继畬的半朝銮驾(皇帝为满朝銮驾)。原件早年落于五台山五爷庙内。为使神器回归祖庙,二股十八世志民于年按照原件复制后敬奉于宗祠正殿内。
另外,正院东西两侧配房各三间,亦是彩画对称,屋顶飞檐走壁、红栏绿门,窗棂雕图案精致,面檐彩画别致。做资料文物存放之用,东房藏有纪念品和先祖道德训导条幅等,还有徐一清、徐一鉴、徐士瑚、徐士珙等人照片,徐一鉴照像两旁还有其学生徐向前、薄一波的亲笔题词,徐向前题词:“纪念徐一鉴先生:一生从事教育,培育人才不少。”薄一波题词:“淡于名利、热心教育。”西房亦做为办公室,接待客人所用。
徐氏宗祠的建筑,一进三院总共建筑房屋为二十三间,谓之有三绝:
一绝为:构架和谐,曲线柔美,既不失北方建筑之雄宏庄重,又参和有南方建筑之纤巧灵秀。
二绝为:砖木石雕,既体现了设计人员之寓意,又显示了匠作技工的深厚功底,既含有中国传统文化之底蕴,又与整体建筑之势吻合。
三绝为:彩绘显扬,全部彩绘均以石绿为主色,又揉合了其他各种图案,既避免清一色之呆板,又体现了生命之色的主调。
五台徐氏名人
自明初始祖才甫公开始,历明、清、民国,至于当代,五台徐氏繁衍发展累世已达六百余年,其间以耕读传家、厚德处世,不仅人丁兴旺,族大繁衍,而且人才辈出,彪炳千秋,“文文武武科名官籍若生监举贡不知凡几,臬道府县及将军旅团长少将者并复有人”,形成了独具五台徐氏魅力的人文历史特色,在北方徐氏家族中可谓独树一帜,风骚独领!
据年《山西五台徐氏宗谱》记载:从五世开始,五台徐氏便有族人入县学,随后入庠、入贡、任官职者逐渐增多。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中,考取进士者2人,文武举人14人,贡生28人,监生25人,廪生、增生、庠生、佾生人,合计人。其中授诰封、诰授者14人,敕封、敕授者8人,例封、例授者39人,担钦差大任者1人,一品官员1人,二品官员4人,三品官员2人,四品官员6人,五品官员12人,六品官员9人,七品官员20人,八品官员20人,九品官员11人,合计人次(其中个别曾任多品阶官职)。民国时期(截止年),大学本科12人,专科9人,中等专业学校17人,陆军大学、黄埔、保定、山西等陆军学校9人。
其中最著名的有:
徐光澄(生卒不详,二股八世,东冶镇人),明朝时期诰封明威将军,官任宁夏府经历。
徐继畬
徐继畬(~,二股十五世,东冶镇人),晚清名臣、学者、中国近代正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著名地理学家,诰授光禄大夫、历任广西福建巡抚、闽浙总督、总理衙门大臣、首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著《瀛寰志略》一书。
徐一清
徐一清(~,大股十九世,大建安村人),曾留学日本,系中国同盟会会员,曾任财政司长、大汉银行经理、审计处长、山西粮服总局局长、山西银行总经理、山西营业公社董事,被北洋政府曾授予三等文虎章、四华表乐章,民国时期著名实业家、对山西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徐一鉴
徐一鉴(~,大股十九世,大建安村人),曾任山西国民师范总干事,著名教育家。治学严谨,淡泊名利。培养出徐向前、薄一波两位国家元勋及众多人才。
徐抡元(~2,三股十九世,永安村人),曾留学日本,系国民党少将,曾任山西粮服总局副局长。
徐翰文(~,二股十九世,大朴村人),系中国同盟会会员,牺牲后被追授国民少将的辛亥烈士。
徐幼陵
徐幼陵(~?,三股十八世,永安村人),系国民党陆军少将,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团长并抗击日寇。
徐子珍(~,三股十八世,永安村人),系保定军校五期生,陆军大学特一期,辛亥革命志士,晋绥抗日名将、70师副师长、绥远屯垦军司令、五临警备旅长、独立旅长、骑四军副军长、十二战区司令部中将部附。中国军队抗日首次收复失地之役——五原大捷攻城指挥官。
徐岱毓(~?,三股二十世,永安村人),系国民党陆军少将,曾率部参加大同会战阻击日军最精锐的板垣师团。
徐向前(~,三股十九世,永安村人),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第七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八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徐士瑚
徐士瑚(~,大股二十世,大建安村人),著名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曾任国立山西大学校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祖国统一委员会名誉主任。
徐秉谦(~,三股十九世,永安村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浏阳县委书记。
还有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牺牲的徐虎中(又名徐学斋,三股十九世,石村人)、徐培杞(二股十八世,东冶东街人)、徐富文(三股十九世,大建安村人)等革命烈士……
在当今国家改革开放、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五台徐氏族人继承和发扬五台徐氏先祖仁德、博学、勇毅、坚守的优良品格,不负先祖、不甘人后,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各领域涌现出了许多的高精尖的专家学者。
“夫根之固者叶自茂,德之厚者后必昌!”凡五台徐氏子孙宜励精图治、学而有成,以报先祖之恩泽,以启后世之昆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