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五 一无二的山门圆照寺

《独一无二的山门——圆照寺》

圆照寺位于显通寺钟楼对面,古称普宁寺。明永乐初年,印度高僧室利沙来到中国宣扬佛法,为了纪念他,明宣宗下旨在五台山修建了这座寺庙。寺后院内有一座白色的喇嘛塔,高五丈,四角各设小塔,造型奇特,这就是印度高僧室利沙的舍利塔。

圆照寺坐北朝南,建在灵鹫峰山腰,北仰菩萨顶、广宗寺,南瞰显通寺、塔院寺,东眺黛螺顶、善财洞,西望寿宁寺、三塔寺,居群宇之中心,傲天地崔嵬。

平面布局南北长,东西窄,依山势而建,呈一枣核形,占地面积余平方米,共有各种建筑物八十多间。

明永乐初年,印度高僧室利沙来到中国宣扬佛法,为了记念他,明宣宗下旨在五台山修建了这座寺庙。

圆照寺名,取意于室利沙的封号,追其佛源,佛经有《圆觉经》,主要内容是讲文殊、普贤等十二大士向佛请教因地修证的法门。

佛依次给予解释答复。

《圆觉经》谈到“圆照”一词时说“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该寺古称普宁寺,明永乐年间建,明清屡修,现今占地面积一万二千六百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八十余间。寺院坐落的地势稍高,所以显得开朗。站在山门前的平台上,俯视显通寺、杨林街,平望大白塔,使人心胸舒畅。

此寺的山门是“五门”,称为“五前门”,是五台山寺庙中独一无二的山门。火山门,第一座大殿是天王殿,第二座大殿是大雄宝殿,为此寺的正殿。

殿外左角,嵌有文殊菩萨化成贫女赴斋的偈像石碑一通,碑中还刻有四句偈语,与塔院寺文殊发塔的传说内容一样。

传说文殊菩萨在塔院寺“无遮大会斋”上化成贫女乞食,施发以后。即在圆照寺上空显示真容,故在此处立碑造像正殿后,有藏式白塔一座,高五丈,四角各设小塔,造型奇特。

圆照寺的声誉大,就在这座塔上,它是中国和尼泊尔佛教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塔中藏有尼泊尔高僧室利沙的舍利子。

明永乐初年,尼泊尔高僧室利沙来中国宣扬佛法,深合帝心,封为国师,赐给金印。室利沙来到五台山,就在普宁寺坐静修行。

明宣德元年,明宣宗朱瞻基又将室利沙请入北京,面授宣扬佛法事宜。传说,朱瞻基恳劝室利沙住在北京,室利沙执意要回返五台山,皇上没有许可,不料第二天一看,室利沙在夜间坐化了。宣宗深悔不该劝留,于是敕分舍利子,一在京西建塔,同时建寺,名曰真觉;一在五台山普宁寺建塔,并重修此寺,改名圆照寺。

圆照寺都刚殿,是供奉密宗高僧室利沙的殿堂。中轴线两侧,皆为侧楼、配楼、厢房、僧舍。

另外大殿内文殊菩萨,帝释天,大梵天,护法金刚等佛像高大,比例适度,衣纹流畅,面目清秀圆润,神态端庄娴雅,在五台山诸寺中塑工也是少见的精品。

雲封青螺

供养五台曼殊像,愿尔贤哲唯至诚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ms/5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