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台怀镇村庄的起兴探源

五台山台怀镇历史上人口稀疏、气候寒冷,耕地少而贫瘠、农耕条件恶劣。

现在的台怀镇,村庄和人口基本处于平稳发展状态,农业人口由年的人发展为年底的人。

自五台山全方位对外开放后,台怀镇的旅游服务业蓬勃兴起,这里的居民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经济结构和封闭落后的生活状况,收入也逐年稳步提高,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就台怀镇村庄的兴起,笔者经过一番调查,本文作一粗浅阐述。

人口移民的原因据调查,台怀镇现在定居的人口基本上都是从五台、繁峙等地以及山东、河北、内蒙等省区移民来的。

历史上,由于帝王封赠、地方进贡、斋会布施,加上用自身开矿、租地、经商等收入出资购置,五台山大部分寺庙拥有大量的耕地,有些寺庙还拥有矿业、商号等庙产。

尤其是清朝以来,各寺庙耕地和其它庙产大量增加,据《五台山各寺免粮碑记》载,年五台山内有寺庙41所,光石塔寺、灵鹫寺、塔院寺的耕地就有亩。

因此,一些寺庙开始对外出租土地、招收矿工和商号店员等。

周边一些农民便到五台山与寺庙签订租地契约,给寺庙当佃农,稍有点文化的能在商号当店员等。

五台山地区毗邻河北、山东、河南、内蒙等地,不少人在五台山寺庙临时揽下营生或成为寺庙的雇工后,便暂居下来,后来便发展为寺庙长期的佃农或店员,并在这里生活下来,生儿育女。

另外,五台山青庙多为子孙庙,年龄在七岁至十几岁的孩子可以在寺院当徒。

有些当地人还送小孩到寺立书房读书识字。

清朝时期,乾隆皇帝崇信佛法,曾六临五台山,大兴土木,修建寺庙,并规定一年一度的六月法会,历时1月,称为奉旨道场。

农历六月的五台山气候凉爽、山高坡宽、水草丰盛,在此放牧半月,可增膘一指,弱畜病畜可以得到医治,素有天然牧场之称。

所以,四面八方的农牧民便在庙会期间,一边逛庙会,一边来“寄坡”(放牧)或进行牲畜交流,年复一年便形成了骡马大会。

一些外乡人看到五台山草肥水美、寺庙耕地众多,便会留下来,或给寺庙当佃农,或给寺庙当牧工等,有些干脆举家迁了过来。

由于来自外地的谋生者不断增多,很多寺庙便在寺庙周围修建了房屋,这样一方面能解决这些人员的住宿,另一方面又方便管理,这些居住地被称为庄子,威望高、会办事的人会被选为庄头,负责庄子的日常事务及庄产管理等。

村庄的演变过程新中国成立前,五台山的庄子都是寺庙建的,是各寺庙的庙产,是寺庙日常生活的供养处,由此大部分庄子的起名都直接与寺庙有关,如:竹林寺、金界寺、光明寺、铁瓦殿、白头庵、日照寺、白云寺等,是以寺命名的。

还有以庄子位于寺庙的地理位置命名的,如:下庄是属龙泉寺下面的庄子、南庄是属金阁寺南面的庄子、东庄是属菩萨顶东面的庄子、南岸沟是属南山寺河对岸的庄子等。

另外,还有些庄子是以地域特点命名的,如:草地、河北、滩子、苇地坪、黄土咀等。

据统计,至年底,台怀镇有22个行政村,其中直接以寺庙或以位于寺庙地理位置命名的就达14个,51个自然村就有32个以此命名。

年,日军入侵五台山后,把据点设在皇城和罗睺寺内,四处抢掠珍贵文物,抓捕抗日僧众。

日军除强迫五台山僧人每月服役20天外,还向寺庙敲诈勒索财物,每年光银元约元,其中仅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三处,就需缴纳银元元,并逼迫寺庙出卖庄产20处。

到年五台山寺庙的庄子由年的个降为88个。

许多僧尼不甘被其奴役,纷纷还俗,不少服务于寺庙的佃农等也因此失业。

年土地改革时寺庙的土地和庄产大部分分给了定居于庄子里的贫苦农民和一些还俗的僧人,五台山寺庙共保留土地亩,由寺庙僧人自耕自种,自食其力。

至此,这些原先服务于寺庙的贫困农民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真正成为了庄子的主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寺庙收归国有,庄产分配到户。

据调查,目前台怀镇22个行政村及所属的51个自然村的村名基本是沿袭着土改前庄子的名称,只不过现在有些村子过去的财东寺庙因战乱、匪患、火灾等原因被毁,寺庙虽然不存在了但村子仍在,而且仍沿用着原先的名称,所以现在是只见村不见庙。

虽然五十年代末台怀镇先后更名为台山公社、台山海燕公社,年一些村庄也因重名,将南庄更名为大南庄、河北更名为新河北、化桥更名为上化桥、南坡更名为南寺坡、南窑更名为南云、南岸沟更名为南岸村、西沟更名为小西沟、下庄更名为下庄沟、窑子更名为广济等,但改革开放以后,更改了名称的村庄许多又陆续恢复了原来的名称。

村庄形成的特点经多方调研、考证,台怀镇的村庄和居民绝大多数是因佛教传人五台山后,随着寺庙的兴盛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表现为:一是庙村相依、僧俗混居。

庄子大都建在寺庙的附近,先有寺庙,后有服务寺庙的庄子,也有少数是由于庄子里居住的人多,或者几个庄子相连,地处交通要道,成了人口定居和过往的集散地,寺庙为了扩大规模或庙产就又紧邻庄子修建了寺院的下院或新建了庙宇,故形成了今天台怀镇寺庙就近有村,村子就近有庙,僧俗混居的格局;

二是定居居民多为移民。

土改前,庄子里的居民流动性很大,服务寺庙少则一年,多则三年两载后就又离山归乡。

有些佃农由于庄稼歉收缴不起寺庙租子,无奈返回原籍或到别处逃租,有些居民是迁来五台山投奔亲朋好友的;

也有些是还俗的僧人等。

直至土地改革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有居民在这里长期定居,所以村子里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除汉族外,还有蒙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婚丧嫁娶的习俗迥然不同。

总之,现在台怀镇的村子几乎都是从一九四九年前沿袭下来的,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历经了年的互助组、

年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年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年的农村人民公社、

年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等,

但村庄和人口基本处于平稳发展状态。

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成功入列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以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为了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在台怀镇核心景区的建筑上,本着“修旧如旧,只做减法,不做加法”的原则,不断加大建筑风貌的整治力度,并对违章建筑予以拆除。

随着申遗的成功,五台山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提高,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与时俱进,台怀镇各村庄居民的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山西概况介绍词

山西省博物院

平遥古城

晋祠

平遥县衙

日升昌票号五台山李烨五爷庙

佛光寺

镇海寺

显通寺

龙泉寺

菩萨顶

南山寺

塔院寺

绵山

云冈石窟

乔家大院

关帝庙

洪洞大槐树

王家大院

应县木塔1周俊岗

应县木塔2周俊岗

悬空寺

皇城相府

雁门关

九龙壁

阎锡山故居

王莽岭攻略

太行山攻略

石膏山

煤炭博物馆

普救寺

忻州概况

大同概况

太原概况

芦芽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ms/9334.html